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边闲步

标题包含
江边闲步
闲来南渡口,迤逦看江枫。一路波涛畔,数家芦苇中。 远汀排晚树,深浦漾寒鸿。吟罢慵回首,此情谁与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闲暇时漫步在江边渡口,欣赏着美丽的江景和江边的枫树。沿途都是波光粼粼的江水,几户人家就掩映在一片芦苇丛中。远处的沙洲上排列着一排排的晚树,深色的江水中荡漾着一只只寒冷的鸿雁。感叹不已的我不想回头去看,因为这样的情感有谁能够理解呢?
去完善
释义
《江边闲步》:本诗描绘了作者在江边闲逛时所见的美景。首联描述了作者在南渡口开始漫步,沿途欣赏江景;颔联写波浪拍打岸边,几家房舍掩映在芦苇丛中;颈联则描绘了远处的水边,一排排的树木排列着,深水处有鸿雁在游弋;尾联则写道,诗人吟咏完这首诗歌之后,因沉浸在美景之中而忘记了回头,感叹这种情感谁能与自己共鸣。 “闲来南渡口”中的“南渡口”是指位于南方的一个渡口。 “迤逦看江枫”中的“江枫”指水边的枫树。 “远汀排晚树”中的“远汀”指远处的汀洲。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边闲步的诗。诗人通过细致观察江边的景色,将所见所感融入诗句,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联“闲来南渡口,迤逦看江枫”,描绘了诗人在南渡口漫步的情景。诗人用“闲来”和“迤逦”两个词展现了他的悠闲心境,同时也暗示了他即将展开一场江边闲步的旅程。“江枫”则点明了季节,这是秋天的典型景物,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 颔联“一路波涛畔,数家芦苇中”,进一步描述了诗人沿途所见的景象。诗人以“一路”和“数家”展现了江水浩渺、村落疏离的景象,同时借助于“波涛畔”和“芦苇中”的意象,使得整幅画面更具动态美和朦胧美。 颈联“远汀排晚树,深浦漾寒鸿”,将视线转向远方。诗人运用“排”和“漾”这两个动词,赋予了诗歌动感,使读者仿佛能听到树梢上的风声和波光粼粼的水声。同时,“晚树”和“寒鸿”也表达了秋天萧瑟的氛围,透露出一丝孤独寂寥之感。 尾联“吟罢慵回首,此情谁与同”,是诗人内心的感慨。在欣赏完美丽的江边景色后,诗人感到一种难以言状的寂寥之情。他不禁想问,有谁能够理解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呢?这句诗既是对前文所描绘景色的总结,也是对诗人情感的升华,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边闲步》是唐代诗人孟贯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贞元年间(公元785年-805年)。当时唐朝经历安史之乱后,虽然局势逐渐稳定,但国力大不如前。社会矛盾尖锐,民生疾苦,士人命运多舛。 孟贯生逢其时,他的人生际遇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他曾游历四方,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然而科举之路却颇为坎坷,未能取得功名。这种曲折的经历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首诗中,孟贯以江边闲步的情景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诗中的“波平如席”、“沙净无泥”等景象,反映出当时江河湖泊的水质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程度。而“渡口新晴”、“船头正好持”等词语,则暗示了诗人闲暇时的自在生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