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山中高逸人

标题包含
寄山中高逸人
烟霞多放旷,吟啸是寻常。猿共摘山果,僧邻住石房。 蹑云双屐冷,采药一身香。我忆相逢夜,松潭月色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放旷的态度和自然的声音表达了他在山中与猿猴、僧人等共同生活的美好时光。他穿着木屐行走在云端之上,身带采摘草药的香气,令人陶醉于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回忆起那些难忘的夜晚,月光洒在松潭上,一切都显得那么清凉和宁静。
去完善
释义
烟霞:指山中美丽的自然景色。 放旷:不受拘束,无拘无束。 吟啸:发出长啸声,形容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是寻常:是很平常的事情。 猿共摘山果:与猿猴共同采摘山果,比喻与大自然的亲近。 僧邻住石房:与僧人相邻居住在石房里,暗示作者对佛家的亲近。 蹑云双屐冷:穿着登山的鞋子在云雾中行走,形容在山中探险的感觉。 采药一身香:采摘草药的过程中身上沾染了自然的香气,表示对自然的热爱。 松潭月色凉:站在清澈的松潭旁欣赏明亮的月色,表达内心宁静的感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寄山中高逸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居画卷。首联以“烟霞多放旷”和“吟啸是寻常”两句点明了隐士在山中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与世无争的潇洒与自由。颔联则以“猿共摘山果”和“僧邻住石房”展现了山间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颈联则通过“蹑云双屐冷”和“采药一身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羡慕。尾联则通过“我忆相逢夜,松潭月色凉”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与友人相逢的美好回忆。整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中高逸人的生活情境,抒发了诗人对他们的敬意与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山中高逸人》是唐代诗人孟贯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这一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社会和谐。 孟贯作为一位隐逸诗人,在这个时期,他远离尘世纷扰,选择隐居山林,追求心灵的宁静。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孟贯表达了对山中高逸人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这种超脱世俗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正值唐朝盛世,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然而,在这个看似美好的时代,孟贯却选择了隐居山林,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反映了他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对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精神世界追求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