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夏日登瀑顶寺,因寄诸知己

标题包含
夏日登瀑顶寺,因寄诸知己
曾于尘里望,此景在烟霄。岩静水声近,山深暑气遥。 杖藜青石路,煮茗白云樵。寄语为郎者,谁能访寂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在地面上翘首期盼,此等美景如今宛如仙境般出现在天空中。山石静谧而溪水声近,山谷幽深带来凉意。沿着青石小路漫步,用白云樵作为燃料煮茶品茗。想告诉那些追寻梦想的人,谁还能体会到这远离喧嚣的宁静呢?
去完善
释义
1. 瀑顶寺:具体寺庙不详,可能是作者家乡附近的一座寺庙。 2. 尘里望:在尘世中仰望。 3. 烟霄:烟雾弥漫的云霄,这里指高空。 4. 青石路:用青色石头铺成的道路。 5. 煮茗:煮茶。 6. 白云樵:砍伐白云般的山中柴火的人。 7. 为郎者:指官场上的人士。 8. 寂寥:孤独,寂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夏日登临瀑布顶寺的所见所感。诗人曾经在城市中遥望这一景致,如今站在寺庙中,仿佛置身云霄。岩石寂静,但流水声却近在耳边;深山幽静,却让人感到暑气远去。诗人手持藜杖,沿着青石小路行走,与白云樵夫共同煮茗品茗,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最后,诗人寄语诸位知己,询问他们谁愿来探访这寂静之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日登瀑顶寺,因寄诸知己》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贯所作。创作于唐末时期,这个时期唐朝政权逐渐衰弱,内外矛盾激化,战乱频繁。 孟贯在创作此诗时,正值他离开家乡,四处奔波求仕之时。他在生活中饱受艰辛,却始终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这种情况下,他对友情的渴望越发强烈,希望能得到知己的陪伴和支持。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个人命运的感慨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情感。因此,孟贯在这首诗中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对夏日登寺这一情景的描绘,传达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友情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