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夏日寄史处士

标题包含
夏日寄史处士
掩关苔满地,终日坐腾腾。 暑气冷衣葛,暮云催烛灯。 寂寥知得趣,疎嬾似无能。 还忆旧游否,何年别杜陵。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紧闭房门,绿苔铺满地面,整天坐在房间里热气腾腾。 炎热的天气让衣物变得冰冷,傍晚的云彩催促着点亮蜡烛。 孤单和安静让我感到愉悦,懒散的状态似乎让人认为我无所作为。 回想起过去的朋友和时光,什么时候我们告别了杜陵。
去完善
释义
1. 处士:指无官职的人; 2. 掩关:闭门谢客; 3. 苔满地:地上长满青苔,形容时间长久无人来访; 4. 坐腾腾:闲适安稳的样子; 5. 暑气冷衣葛:指夏天穿着粗布衣服仍感寒冷; 6. 暮云催烛灯:傍晚的云朵催促点燃烛灯; 7. 寂寥:寂静、空旷; 8. 疏嬾:懒散; 9. 无能:没有才能; 10. 旧游:过去游览过的地方; 11. 杜陵:唐朝长安城东南的一个地区,这里代指京城。
去完善
赏析
《夏日寄史处士》描绘了诗人在夏日寂静的环境中,与友人史处士共度时光的情景。首联“掩关苔满地,终日坐腾腾”表现了夏日炎炎、气温颇高的天气特征,以及诗人独居一室,闭门不出的状态。颔联“暑气冷衣葛,暮云催烛灯”则进一步展现出了夏日傍晚的氛围,气候转凉,暮色渐浓。颈联“寂寥知得趣,疎嬾似无能”凸显出诗人与世无争的心态和知足自乐的境界。尾联“还忆旧游否,何年别杜陵”则是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期待能与史处士重逢,共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全诗以恬静自然的生活场景、轻松闲适的心态为主线,展现了唐代文人隐居生活的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日寄史处士》这首诗创作于唐朝末年,具体时间为公元890年左右。此时正值晚唐时期,政治腐败,民生疾苦,战乱频仍。诗人孟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对于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人生道路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 孟贯本人并非达官显贵,而是一介布衣,一生未仕。他身处乱世,深知民间疾苦,因此在诗歌中常表现出对民众苦难的关切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多受佛、道思想影响,主张“隐逸”,追求心灵的宁静。孟贯亦是其中之一,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与史处士共谈禅道的理想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夏日寄史处士》正是在晚唐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诗人孟贯借以抒发自己渴望避世、追求心灵宁静的心态。这种情感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人,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佳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