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江送人

标题包含
春江送人
春江多去情,相去枕长汀。 数鴈别湓浦,片帆离洞庭。 雨余沙草绿,云散岸峰青。 谁共观明月,渔歌夜好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江水滔滔不绝,相互映衬在长满青草的岸边。 远飞的雁儿告别了湓浦,一叶孤舟离开了洞庭湖。 雨后沙滩上的小草更加翠绿,云雾散去露出青山的面貌。 谁与我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明月呢?聆听夜晚的渔夫歌声真是一种享受。
去完善
释义
1. 春江:春天的江水。 2. 去情:离别的情感。 3. 枕:靠近,挨着。 4. 汀:水边平地,小洲。 5. 数雁:形容数量众多的大雁。 6. 湓浦:地名,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这里代指别离的地方。 7. 片帆:孤舟,一片帆影。 8. 离:离开。 9. 洞庭:湖南省岳阳市的洞庭湖。 10. 雨余:雨后。 11. 沙草:沙滩上的草。 12. 云散:乌云散去。 13. 岸峰:岸边的高峰。 14. 谁共:谁与……共同。 15. 观明月:观赏明亮的月亮。 16. 渔歌:渔民唱的歌谣。
去完善
赏析
《春江送人》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边送别的情景,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想象。 首联“春江多去情,相去枕长汀”,以“春江”为切入点,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同时,“多去情”传达出离别时的伤感之情。颔联“数鴈别湓浦,片帆离洞庭”进一步描绘了别离的场景,以“数鴈”和“片帆”两个意象,形象地展示了一幅生动的送别画卷。 颈联“雨余沙草绿,云散岸峰青”则由实转虚,通过描绘雨后初晴的美景,暗示别离并非永别,美好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尾联“谁共观明月,渔歌夜好听”则以富有想象力的笔触,构想了未来美好的愿景,让人在离别的同时,对未来充满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江送人是唐朝诗人孟贯的一首著名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天宝年间,大约在公元742年至756年之间。这个时期是唐朝历史上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孟贯生活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文人墨客。孟贯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诗才得到了当时许多名人的赞誉,被誉为“才子”。 然而,在这个看似平静的时期,也隐藏着一些社会矛盾。例如,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士人阶层对权力的争夺加剧,而土地兼并问题也让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些矛盾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