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秦岭

标题包含
过秦岭
古今传此岭,高下势峥嵘。安得青山路,化为平地行。 苍苔留虎迹,碧树障溪声。欲过一回首,踟蹰无限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自古以来这条山脉流传至今,高低起伏气势磅礴。如何才能找到一条可以穿越青山的道路,使之变成平坦易行的呢?青苔上留下老虎的足迹,绿树阻挡了小溪的声音。每次想要前行都忍不住回首,心中充满无限的感慨与牵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秦岭:位于陕西省南部,是中国南北地理的分界线之一。2. 安得:如何才能。3. 青山路:指平坦易行的道路。4. 苍苔:青苔,这里指山上的绿色植物。5. 虎迹:老虎的足迹。6. 碧树:绿树。7. 障溪声:遮挡住溪流的声音。8. 踟蹰:犹豫徘徊。9. 无限情:无尽的思绪和情感。
去完善
赏析
《过秦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人以秦岭为背景,展现了其雄伟壮观的气势。开篇两句“古今传此岭,高下势峥嵘”,揭示了秦岭自古以来就被人们传颂的特点,以及它高耸入云的险峻地势。紧接着的三四句“安得青山路,化为平地行”,表达了诗人渴望能有一条平坦的道路穿越秦岭的美好愿望。 接下来的“苍苔留虎迹,碧树障溪声”,描绘了秦岭的原始生态:苍翠的青苔留下了猛虎的足迹,绿树则遮挡住了溪水的声响。这样的景象既令人心生敬畏,又使人心生向往。最后两句“欲过一回首,踟蹰无限情”,表明了诗人面对秦岭时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想要穿越这神秘的群山,另一方面又不禁为此踌躇不前。 整首诗通过对秦岭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和壮丽,同时也流露出人类在面对自然时的敬畏与向往之情。诗人运用生动的形象和简练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使得这首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秦岭》是唐代诗人孟贯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745年左右,当时正值唐玄宗晚年时期,盛世繁华的表象下隐藏着种种矛盾和危机。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孟贯的生活并不如意。他一生未仕,家境贫寒,尽管才情出众,却始终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这使得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世道不公的感慨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与此同时,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是错综复杂。一方面,唐玄宗在位期间,国家繁荣昌盛,文化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另一方面,宫廷内部权力斗争激烈,安史之乱爆发在即,唐朝的社会矛盾逐渐加剧。这些社会现象使得孟贯的诗歌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