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断崖千丈孤松,挂冠更在松高处。
平生袖手,故应休矣,功名良苦。
笑指儿曹,人间醉梦,莫嗔惊汝。
问黄金馀几,旁人欲说,田园计、君推去。
叹息芗林旧隐,对先生、竹窗松户。
一花一草,一觞一咏,风流杖屦。
野马尘埃,扶摇下视,苍然如许。
恨当年、九老图中,忘却画、盘园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悬崖千丈,有一棵孤独的松树,它的顶端甚至更高于松树之上。
我这一生都在袖手旁观,所以应该休息了,关于功名的艰辛,我是知道的。
我笑着指着那些孩子们,他们沉浸在人间的酒醉梦中,不要责怪他们的惊愕。
问一下,还有多少黄金剩下?别人想要说,但我已经计划好了,田园的生活,我已经放弃了。
感叹那过去的隐居生活,面对先生,我们坐在竹窗前,打开松户。
一朵花,一片草,一杯酒,一首诗,都是我们风流的足迹。
在尘土中,我抬头看着,苍茫一片。
只是遗憾,在那年的九老图中,我忘记了画那盘曲的小路。

去完善
释义
1. 断崖千丈孤松:这句诗中的“断崖”是指陡峭的山崖,而“孤松”则是指孤独的一棵松树。
2. 挂冠更在松高处:这句诗中的“挂冠”是指挂起帽子,而“松高处”则是指松树的高处。
3. 平生袖手,故应休矣,功名良苦:这句诗中的“平生袖手”是指一生都袖手旁观,而“功名良苦”则是指追求功名非常艰难。
4. 笑指儿曹,人间醉梦,莫嗔惊汝:这句诗中的“儿曹”是指孩子们,而“人间醉梦”则是指人间的醉生梦死,而“莫嗔惊汝”则是指不要生气惊吓你。
5. 问黄金馀几,旁人欲说,田园计、君推去:这句诗中的“黄金馀几”是指剩下的财富有多少,而“田园计”则是指田园生活,而“君推去”则是指你推辞了。
6. 叹息芗林旧隐,对先生、竹窗松户:这句诗中的“芗林旧隐”是指过去的隐居之地,而“先生”则是指先生们,而“竹窗松户”则是指竹窗和松户的房间。
7. 一花一草,一觞一咏,风流杖屦:这句诗中的“一花一草”是指一朵花一棵草,而“一觞一咏”则是指一杯酒一首诗,而“风流杖屦”则是指风流倜傥的足迹。
8. 野马尘埃,扶摇下视,苍然如许:这句诗中的“野马尘埃”是指草原上的马和尘埃,而“扶摇下视”则是指向下俯瞰,而“苍然如许”则是指如此苍茫。
9. 恨当年、九老图中,忘却画、盘园路:这句诗中的“九老图”是指过去的九位老人画像,而“盘园路”则是指盘山路。

去完善
赏析
《水龙吟·断崖千丈孤松》是辛弃疾的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中以断崖千丈的孤松为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孤松挂冠,寓意人生道路的曲折与艰辛,也暗示了作者对功名事业的看淡。
“平生袖手,故应休矣,功名良苦”,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功业的无奈与放弃。他感叹自己一生袖手旁观,似乎应该放弃对名利的追求。然而,这种放弃并非完全消极,而是对名利的一种看透与放下。
“笑指儿曹,人间醉梦,莫嗔惊汝”,这句诗以儿曹指代世人,表达了对他们的调侃与不屑。作者认为世人沉浸在醉生梦死的生活中,不知醒觉。这里的“儿曹”可以理解为对世人的一种讽刺,也可以理解为对他们的关爱与提醒。
“问黄金馀几,旁人欲说,田园计、君推去”,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询问自己剩下的财富有多少,却表示自己已经放弃了金钱的诱惑,转而追求田园生活。这里的“田园计”指的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叹息芗林旧隐,对先生、竹窗松户”,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心中的理想境界。他叹息过去的隐居生活,怀念与先生们共度的时光,那是一段充满诗意与雅趣的生活。这里的“先生”指的是作者心中的良师益友。
“一花一草,一觞一咏,风流杖屦”,这句诗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他们一起欣赏花草,饮酒赋诗,过着潇洒自在的生活。这里的“风流杖屦”意味着一种潇洒自在的生活态度。
“野马尘埃,扶摇下视,苍然如许”,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世间纷扰的感慨。他站在高处,俯瞰世间的尘埃与纷扰,感叹世事的无常与苍茫。
“恨当年、九老图中,忘却画、盘园路”,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他遗憾地想到,当年九老图上竟然忘记了描绘那段盘园路的美好时光。这里的“九老图”指的是一种描绘古人生活的图画,而“盘园路”则象征着那段美好的回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龙吟》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军事家辛弃疾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81年,正值金国对南宋实行侵略的时期。辛弃疾作为南宋将领,曾参与抗击金国的战斗,但因朝廷的软弱和主和派的压制,他的军事才能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这首词中,辛弃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在国家危难之际,壮志难酬的无奈和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