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常常登高赋诗。
朋友们相互呼唤,共同饮酒作乐。
忙碌的时候各干各的农活,闲暇的时候就互相思念。
思念对方时就穿上衣服,谈笑风生没有厌倦的时刻。
这样的日子难道不美好吗?不要去追求别的事情。
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吃穿用度,勤劳耕种就会有所收获。

去完善
释义
《移居·其二》为魏晋时期陶渊明的作品,以下为每句词的注释:
1. 春秋多佳日:意指春秋季天气晴朗的日子很多,适宜游览。
2. 登高赋新诗:意为在秋天的时候登高,写新的诗篇。
3. 过门更相呼:互相经过家门时就相互招呼。
4. 有酒斟酌之:表示有好的美酒可以品尝。
5. 农务各自归:在做完农活之后分别回家休息。
6. 闲暇辄相思:在闲瑕时间便会互相思念。
7. 相思则披衣:思念朋友时会立刻穿衣相见。
8. 言笑无厌时:表示在一起谈笑时刻都充满乐趣。
9. 此理将不胜:这种道理难以用言语形容。
10. 无为忽去兹:不要无缘无故地离去。
11. 衣食当须纪:物质生活方面应当有一定的考虑。
12. 力耕不吾欺:通过努力耕耘,生活会回报我们。

去完善
赏析
《移居·其二》描绘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简朴生活和自然之美。首联“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概括了四季美好的时光和登高的喜悦。接下来的两句“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表现了邻里之间的友谊和共饮的乐趣。接着四句以农务和闲暇时的思念表达了诗人与亲友间的真挚感情。最后的四句强调了自力更生的重要性,使全诗洋溢着积极的人生观。总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使读者感受到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移居·其二》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这首诗创作于公元405年左右,正值东晋末年至刘宋初年,社会动荡,政治腐败。
在这个时期,陶渊明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担任过祭酒、参军等官职,但目睹了官僚的腐朽和人民的疾苦,深感无奈。因此,他选择辞官回乡,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在这首诗中,他以“群鸡交驰”、“一觞浊醪”的朴素生活为乐,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士族阶层对文化的垄断使得民间文学受到压制,而陶渊明的诗歌以通俗的语言和淳朴的风格独树一帜,成为后世文人雅士竞相模仿的典范。他的诗不仅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生活风貌,还体现了他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对后世影响深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