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凤阳城外 其一
帐下居然识帝王,千秋闾墓表滁阳。时来将相皆同里,泪落英雄有故乡。芒碣天青云气散,江淮月白水声凉。龙蛇变灭须臾事,犹指山名号凤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身边的将士们都认出了那位帝王,于是他们分别在滁阳为他立了纪念碑。有时,那些将领和丞相都来自同一个地方。许多英雄流下了眼泪,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故乡。天空中的云朵飘散,仿佛是那永不止息的历史变迁。长江与淮河之间的月光如水般清澈凉爽。人生无常,世事如梦,有时候我们会谈论那个叫做凤凰山的地标。

去完善
释义
1. 帐下:古代帝王出行时的随行营帐。这里指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当年参军入伍的场景。
2. 识:认识。这里可以理解为发现或选拔的意思。
3. 帝王:这里指的是明太祖朱元璋。
4. 千秋闾墓:千秋表示时间长,闾墓是指平民百姓的坟墓。这里指明太祖朱元璋祭拜的地方。
5. 表滁阳:滁阳即滁州,这里指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
6. 时来将相皆同里:时来,意思是时机来临时。将相,古代高级将领和宰相的并称。这里指明朝许多显赫的人物都是同乡。
7. 泪落英雄有故乡:这句话表示英雄也有自己的故乡。
8. 芒碣天青:芒碣,古代帝王墓前的石碑。天青,天空的颜色。这里描绘的是一种旷古的意境。
9. 江淮月白:江淮,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地区。月白,月色皎洁。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江淮地区的赞美。
10. 水声凉:描述水流的声音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11. 龙蛇变灭:比喻事物变化无常。
12. 犹指山名号凤凰:犹,还。凤凰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因形似凤凰而得名。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去完善
赏析
《过凤阳城外 其一》是一首描绘凤阳古城历史的诗歌。首联“帐下居然识帝王,千秋闾墓表滁阳”描述了在军营中竟然认出了昔日的皇帝,而千年的祠堂和陵墓依然屹立在滁阳之地。这里的“帝王”指的是朱元璋,他曾在此地创建了大明王朝。颔联“时来将相皆同里,泪落英雄有故乡”表现了凤阳是诸多历史人物的故里,这里曾涌现出众多的将相之才,让人不禁感慨万分。颈联“芒碣天青云气散,江淮月白水声凉”描绘了凤阳城的自然风光,云气和月光相互映衬,使得这片土地显得更加神秘和幽静。尾联“龙蛇变灭须臾事,犹指山名号凤凰”则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化,即便昔日繁华的凤凰山已不复存在,但人们仍会铭记这片土地上曾经的辉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凤阳城外 其一》这首古诗是清代著名诗人查慎行(1650-1727)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694年前后,当时查慎行正值壮年期,曾在康熙皇帝的南巡途中担任随从,因此有机会广泛接触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这段时期内,他的人生际遇丰富,既有陪伴皇帝巡游的尊荣,也有深入民间察访民情的体验。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清朝刚刚平定中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江南地区尤为繁荣。然而,在这表面的繁荣背后,仍然存在着种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因此,查慎行的诗作往往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间疾苦,抒发个人感慨。他在《过凤阳城外 其一》中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