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高
罗浮山高高,莫知其纪极。矗然以孤峙,去天才咫尺。云霞变态不可名,掩映长留万古青。势侔五岳通勾曲,四远相望如在目。潜蒸二气作甘霖,万物沾濡生意足。三千六百丈,四百十二峰。鸟飞尚不过,兽迹岂能穷。专奇擅胜夺神力,巧成妙设亏天工。我曾试一登,绝顶凌天风。彼沧溟之深若停潦,诸山俯视犹蚁封。罗浮山,镇兹东南何崔嵬。罗山止其所,浮山海上来。罗耶浮耶终莫辨,荒唐流说谁亲见。轩辕遗迹已成空,葛洪丹灶封苔藓。但见石楼隐隐势若仙,铁桥斗绝难夤缘。瀑布垂流三千仞,湖波直与海潮连。璇房七十二,玲珑曲折天然异。亚虎巡山不咥人,越鸡五距飞还止。罗浮之山足游娱,有林可樵溪可渔。羡君住近山之麓,襟带云霞水竹居。良田负郭课僮耕,既看东作又西成。得禾酿作酒如渑,颓然醉倒复还醒。推窗便对罗浮青,白云英英水泠泠。云英英以怡情,水泠泠以濯缨。随取而足,其谁与争。罗浮之山,钟灵孕秀,不在君身在君后。凤毛已见薄青云,事业终当媲古人。乡园南望九千里,为忆罗浮歌送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罗浮山险峻高耸,无法测量其高度。孤零零地屹立在天地间,仿佛离天空只有咫尺之遥。云雾变幻莫测,给罗浮山增添了几分神秘感,使得她万古长青。其山势与五岳相通,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宛如眼前。山上潜藏的阴阳二气化为甘露,滋润着万物生长。山高3600丈,有424座山峰。飞鸟难以翻越,野兽的足迹更是无法触及。神奇之处独领风骚,夺人心魄。鬼斧神工般的设计让人叹为观止。我曾尝试攀登至山顶,感受狂风呼啸。远处的大海深邃如同停滞的水,其他山脉在我脚下如同小土堆。罗浮山岿然屹立在东南之地。罗山在此安家落户,而浮山则从海里升起。“罗”和“浮”哪个说法正确,无从考究,荒诞传说也没有亲眼见证的人。黄帝的遗迹已经消失,葛洪的炼丹炉已被青苔覆盖。只能看到隐约可见的石楼气势非凡,像神仙居住的地方;铁桥陡峭异常,难以攀爬。瀑布垂挂三千尺,湖水与海潮紧密相连。宫殿中有72处瑰丽景色,自然形成令人惊叹的奇异景象。老虎巡视山林不会伤人,五种距离的越鸡在飞行中还会停留。罗浮山足以供人娱乐游玩,有树林可供打柴,溪流可供捕鱼。羡慕你居住在山脚附近,在山水和竹林之中过着理想的生活。靠近平原的土地可用来农耕,既能看到春耕又能看到秋收。用收获的稻谷酿成美酒,喝得微醺后又清醒过来。推开窗户就能看到罗浮山的翠绿,白云飘飘流水潺潺。这白云让人心旷神怡,流水洗净我头上的官帽。这样的生活富足美满,谁能与之相比?罗浮山孕育出灵秀之气,不在于你,而在于你的家人。你已经展现出优秀的才能,最终会成就一番事业。家乡在南方九千里之外,这首歌唱罗浮山为你送行。
去完善
释义
1. 罗浮山: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境内,是中国十大道教名山之一,具有浓厚的道教文化氛围。
2. 纪极:古代指年代久远。
3. 矗然:形容山峰峻峭直立。
4. 孤峙:孤独地耸立着。
5. 天才:天上的神仙。
6. 勾曲:此处代指天地间的事物。
7. 相句:表示距离远的词语。
8. 潜蒸二气:指云彩之间的水汽蒸发上升,形成降雨。
9. 三千六百丈:形容罗浮山高耸入云的景象。
10. 四百十二峰:描述罗浮山群峰林立的壮丽景象。
11. 专奇擅胜:专有奇特的景色优势。
12. 巧成妙设:指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13. 绝顶:最高峰。
14. 沧溟:大海。
15. 蚁封:小土堆,比喻非常渺小。
16. 崔嵬:形容山势险峻。
17. 止其所:指事物有其固定的位置。
18. 浮耶:神话中的仙境。
19. 轩辕遗迹:黄帝的遗迹,此处借指古人活动的痕迹。
20. 葛洪丹灶:葛洪是东晋时期的炼丹家,曾在罗浮山炼丹。
21. 石楼:罗浮山中著名的景点,又名"九天观"。
22. 铁桥:罗浮山另一著名景点,连接两山的石桥。
23. 瀑布垂流:描述罗浮山中瀑布飞流直下的景象。
24. 湖波:湖泊水面荡漾的水波。
25. 璇房:指罗浮山中的岩石洞穴。
26. 亚虎:即“疑是地上霜”的意思。
27. 越鸡:越地的鸡。
28. 泛指一种生活态度,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29. 良田负郭:好田地靠城。
30. 课僮耕:让童仆耕种。
31. 东作:春耕。
32. 西成:秋收。
33. 得禾酿作酒如渑:把收获的稻米酿成美酒。
34. 颓然:形容醉酒的状态。
35. 任尔东西南北风:风雨变幻亦不能动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罗浮山的壮观景象和丰富生态。开篇诗人描绘了罗浮山的高大耸立,位于东南沿海的独特位置,离天空仅咫尺之遥。它雄踞五岳,以其千变万化的云霞、四时的苍翠吸引人们的目光。诗歌表达了大自然的伟力以及人们在其中的渺小感。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罗浮山的奇异景观:“瀑布垂流三千仞,湖波直与海潮连。”可见罗浮山拥有的多样地形地貌,湖水与海水相连,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展现了大自然气势磅礴的一面。另外,诗歌还刻画了山中的一些特色动植物,如石楼、铁桥等独特的建筑结构,老虎、越鸡等动物的生活习性,进一步展示了罗浮山的丰富生物多样性和神秘的自然魅力。诗人还想象了自己在罗浮山的美好生活图景,展现出罗浮山不仅是游览胜地,更是充满诗意的生活家园。整首诗以其雄浑的笔触、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罗浮山的壮丽景色中,令人心驰神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罗浮高》是宋代诗人陈政的一首描绘罗浮山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的诗人陈政生活在战乱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曾在地方任职,后因战乱流离失所,转徙至广东一带。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南宋和金朝的对立阶段,战争频繁,社会局势紧张。陈政在流亡过程中,对于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痛恨使他创作了许多诗歌。他在游览罗浮山时,被山中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罗浮高》。
罗浮山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诗人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罗浮山的雄伟壮观,以及山间云雾缭绕的神秘景象。这些美好的景色使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得到了慰藉,同时也引发了他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
总的来说,《罗浮高》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动乱的年代,诗人陈政在生活中历经磨难,但他在面对困境时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通过游览罗浮山,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山水之中,表达了对家乡、对时代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