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

标题包含
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
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黄庭坚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在23岁时中进士,历任国...查看更多
小双
去完善

译文
在戎州欣赏美丽的风景时,我常常歌唱渔夫的生活方式,以此表达对山水的感激。我的学生曾问我:“老师您是怎样生活的呢?”我为他描绘了如金华道士般的情景。 一次波澜才起,便引发万千波浪相随,就像渔夫披着蓑衣、头戴斗笠,手持鱼钩独自垂钓。鱼儿在深水处游动,即使有千尺深,也必须下钩。 鱼儿吞吐不定,使人怀疑是否会上钩。最终鱼儿被钓上来,此时的江水寒冷而平静,满眼都是青山绿水,载着月光归家。
小双
去完善
释义
1. 戎州:今四川省宜宾市,东汉时建城。 2. 门生:学生对老师的尊称。 3. 金华道人:唐代著名道士,号金华子,相传他善作渔父词。 4. 金鳞:鱼的美称。 5. 千尺:形容鱼在深水中游弋。 6. 水寒江静:形容江水寒冷平静。 7. 载月:月光映照,这里指月色美丽。
小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垂钓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宽广的心胸与豪放的性情。首句“一波才动万波随”,形象地展示了水波的连绵不断,寓意人生际遇的变化无常。而后一句“蓑笠一钩丝”则刻画了钓鱼人的从容淡定,任凭风浪起,我自岿然不动。 “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这一句展示出钓鱼的高超技艺,同时也暗示着要取得成功,必须付出辛勤的努力。接下来,“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这一组短句,生动地描绘了鱼儿被钓前的心理挣扎,以及钓鱼人耐心等待的过程,寓意人生的考验和成功前的磨砺。 最后三句“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画面宁静而美好,象征着历经磨难后的豁达与超脱,最终得以在明月之下,满载荣光回归故乡。整首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展现出了作者对生活深刻的领悟和对人生百态的独到见解。
小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词。此词创作于北宋末期,公元1095年左右。 在创作这首词时,黄庭坚年事已高,历经宦海沉浮,但依旧才华横溢,仕途坎坷。他曾多次受到政治迫害,被贬至偏远之地。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北宋末期,社会矛盾激化,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外有辽金虎视眈眈,内有农民起义不断爆发。朝廷内部党派之争愈演愈烈,皇帝软弱无能,权臣当道。在这种背景下,黄庭坚的词风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豪放、豁达转向了深沉、内敛。 这首《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便是此时黄庭坚内心的写照。他以江水为喻,表达了自己一生波折的经历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词中的“一波才动万波随”既是描写江水的波澜壮阔,也是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
小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