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标题包含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陶渊明祖籍江西九江人,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他曾担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小官,但他天性热爱自然,在任职...查看更多
丫o丫o丫o
去完善

译文
空怀过去的壮志雄心,美好的时机又怎能等待?
丫o丫o丫o
去完善
释义
徒设:空有。\n讵:岂,怎么。
丫o丫o丫o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精卫填海”与“刑天舞干戚”的神话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颂。前两句描绘了两个形象鲜明的英雄式角色:精卫虽力量微薄却矢志不渝,刑天虽身遭重创却斗志未泯。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与不屈的意志正是陶渊明内心追求的写照。 后两句则转向哲理性的反思。“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表现了一种超脱生死、顺应自然的态度;而“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则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无奈——纵然胸怀大志,但岁月无情,机会稍纵即逝。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饱满,既有豪迈的气概,又蕴含深刻的哲思。它不仅是陶渊明个人心境的真实记录,也是那个时代士人普遍面临的矛盾与挣扎的艺术呈现。
丫o丫o丫o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东晋时期,彼时陶渊明已辞官归隐田园。他深受老庄思想影响,又亲历了晋宋易代的动荡时局。诗人借《山海经》中的神话典故,抒发内心壮志未酬的悲慨。精卫填海、刑天舞戚的意象,映照出诗人虽身处田园,却依然怀抱济世之志的心境。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暮年的陶渊明心中愈发深沉。
丫o丫o丫o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