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姜相台 其一

标题包含
登姜相台 其一
满林红叶坠纷纷,耆老犹言别驾坟。 旧府光华关右月,故乡萧索海南云。 酒杯湖上同方伯,茶灶岩边共隠君。 二百余年真一梦,遶墙荒陇半耕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遍地红叶纷纷扬扬地落下,老人们依然记得那是离别时所见的景象。曾几何时的府邸辉煌如日月,但故乡已显得衰败破落如遥远的浮云。当年一起在湖边畅饮的是你我,共同在山林边泡茶的是彼此。回首过去已经过了200年,真的就像一场梦,周围的土地现在荒芜不堪,部分已经被耕作了。
去完善
释义
1. 姜相台:指战国时期秦国的名臣姜尚的祠庙,今陕西省岐山县北二里的落星湾。 2. 吴栻:字东伯,明成化年间进士,官至尚书,曾任山西布政使,是诗人张萱的好友。 3. 满林红叶坠纷纷: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满地落叶,寓意时光流逝。 4. 耆老:年老的老人,这里指姜尚的后代子孙。 5. 别驾坟:姜尚的陵墓所在地。 6. 旧府:指秦国时期的政治中心。 7. 关右:又称关西,指的是我国古代关中地区(今陕西省中部)以西的地区。 8. 海南:指南方的海南省。 9. 湖上:指姜相台的附近湖泊。 10. 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此处指地方长官。 11. 茶灶岩边:指煮茶的岩石旁边。 12. 隠君:指隐士高人。 13. 二百余年真一梦:指时间如梦幻般流转,已有两百多年。 14. 绕墙荒陇半耕耘:荒凉的墓地周围已经被开垦成了耕地,表达了时间的变迁和世事沧桑。
去完善
赏析
《登姜相台 其一》以诗人的视角描绘了姜相台的景色及历史。首联通过“满林红叶坠纷纷”的场景展示了秋天的到来,而耆老们口中的“别驾坟”则引导读者进入了历史的沉思。颔联将视线投向远方的旧府和故乡,对比了它们的光华与萧索。颈联则描述了诗人在此地的饮酒、品茗活动,以及与友人共享的美好时光。最后一联笔锋一转,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事如烟的认知。全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历史感与人生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姜相台 其一》是清代诗人吴栻在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一年,吴栻由于学识渊博、德行高尚被任命为湖南宝庆府知府。 此时,清朝正处于鼎盛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然而,这一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却存在诸多弊端,文人墨客在官场上的地位并不高。吴栻在任期间,深感民间疾苦,对朝廷的腐败现象感到痛心疾首。因此,他决定通过文学创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吴栻登上姜相台,俯瞰江山,感慨万千。他以古代贤臣姜子牙为楷模,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期望和对民族振兴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