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三桥吊淮阴侯

标题包含
宿三桥吊淮阴侯
客馆衔杯说未央,淮阴往事正堪伤。推心已得逢真主,蹑足何须立假王。即肯千金酬一饭,不难百战宥三章。可怜酒后狂歌日,猛士谁人守四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家酒店里,人们一边喝酒一边谈论着皇宫的事,不禁想起了韩信的悲惨命运。他的真心已经得到了天子的赏识,不需要去追求那些虚幻的头衔。天子愿意用千金来回报韩信的一饭之恩,而不难理解他百战的艰辛。可惜在韩信沉迷于酒和歌唱的时候,谁来保卫国家呢?
去完善
释义
1. 宿三桥吊淮阴侯:这是一首怀念韩信的诗,题目中“宿”指住宿或停留,“三桥”可能是一个地点或者象征韩信曾逗留的地方,而“吊”意为悼念。“淮阴侯”是韩信的谥号,他原本是汉高祖刘邦的大将,后被封为淮阴侯。 2. 客馆衔杯说未央:这句中的“客馆”表示住宿的地方,“衔杯”是指拿着酒杯,“未央”在这里应该指的是汉朝的未央宫,这里可能是寓意刘邦的地盘。 3. 淮阴往事正堪伤:这句是说淮阴侯韩信的往事让人感叹悲伤。 4. 推心已得逢真主,蹑足何须立假王:这两句说的是韩信在刘邦手下效力,他已经得到了真正的君主赏识,没有必要因为一时的功劳而自立为王。其中“推心”意指真诚待人,“蹑足”形容小心谨慎,“假王”是相对于真王而言的虚衔。 5. 即肯千金酬一饭,不难百战宥三章:这两句意味着刘邦愿意用重金回报韩信的救命之恩,而且在多次战役中宽恕了他的过错。其中“千金酬一饭”源自韩信贫困时接受一位妇人赠予的一顿饭的故事,后来刘邦重用韩信时,这位妇人请求赏赐,结果得到千金回报;“百战宥三章”则形象描述了韩信虽然在很多战役中犯错,但刘邦仍然宽容并继续信任他。 6. 可怜酒后狂歌日,猛士谁人守四方:这两句写的是昔日韩信在酒醉后唱歌的日子已经不再,而那些勇猛之士又有谁在守护国家呢?这里暗示了韩信被陷害致死之后,没有人能够替代他的地位为国家守护四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宿三桥为场景,通过怀古的方式,表达了对楚汉战争时期名将韩信的惋惜和感慨。首联提到客馆之中,人们谈论着未央宫,而淮阴侯韩信的故事却令人感伤。颔联叙述了韩信在项羽军中,虽有真心相待,但终因无意争夺权力,选择追随刘邦。颈联则赞颂了韩信的忠诚与智慧,认为他既肯用千金回报一饭之恩,也能够以兵法智谋多次赦免他人。然而尾联却发出感叹:在韩信死后的日子,又有谁在保护国家的安全呢?诗人借用韩信的例子,反映了那个时代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忧虑,也隐含着对英明君主的热切期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三桥吊淮阴侯》是明代诗人吴栻创作的一首怀古诗,表达了对西汉开国功臣淮阴侯韩信的怀念与敬仰之情。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末年,此时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宦官专权,朝政腐败,百姓疾苦。 在这个时期,吴栻的个人经历也颇为坎坷。他曾在官场任职,但因不满朝政腐败而辞官回乡,从此过上了隐居生活。然而,尽管他远离了政治纷争,但他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对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军事家,他曾辅佐刘邦平定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后来却因为功高盖主而被刘邦所忌,最后惨遭杀害。吴栻在了解这段历史后,对韩信的命运深感同情,因此创作了这首《宿三桥吊淮阴侯》来表达对韩信的敬仰之情。 在诗中,吴栻以韩信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首诗歌,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当今时局的警醒。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