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报劬院
山列三峰来不断,水交双港送无穷。
帆边洲渚潇潇雨,墙外园林淅淅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座山有三个连续不断的山峰,这两条河流汇合成一个宽广的港湾,仿佛在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财富和知识。帆船从港口驶出,沿着洲岛渐渐消失在烟雨蒙蒙之中。墙外的园林被细雨拍打,发出沙沙的响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报劬院:名字来源和具体意义暂无明确记载。
2. 吴栻:明代诗人,字孔昭,浙江义乌人。
3. 三峰:指三个山峰。
4. 双港:两个港口,这里可能指的是潮水汇合的地方。
5. 帆边洲渚:帆船附近的沙洲和水岸。
6. 潇潇雨:形容细雨纷纷的样子。
7. 墙外园林:院子外的花园。
8. 淅淅风:形容微风轻轻地吹过。
去完善
赏析
《题报劬院》描绘了诗人在观察和体会周围环境时的心境。首联“山列三峰来不断,水交双港送无穷”写出群山连绵、河水交汇的景象,以山水的包容和绵延不绝象征人生的绵长。颔联“帆边洲渚潇潇雨,墙外园林淅淅风”通过风雨的意象表现出自然界中的变化和生命力的活力,暗示着人们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整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对环境的独特感知为读者展现了生动的画面,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报劬院》是南宋诗人吴栻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宋金对峙时期。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在北方边境与强大的金国展开激烈的战斗。在这种背景下,吴栻作为一位文人墨客,深感国家和民族的危机,于是将个人的情怀融入到诗歌创作中。
在吴栻的一生中,他曾多次被任命为地方官员,为国家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他始终无法摆脱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忧虑。在他游历报劬院时,目睹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感慨万分。
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吴栻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题报劬院》。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人民疾苦的关注,以及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这首诗成为了南宋文人的代表之作,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在战乱时期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