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智翁宣州知府乡兄
使君真是十年兄,投老相看眼更明。
入省早推何水部,作州今见谢宣城。
应怜远岫云俱晓,定梦澄江月共晴。
安得陪公觞咏后,春风桃李满交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督军与我可谓十年之交,晚年相互对望双眼更明亮。
在水部任省时早早脱颖而出,现今担任州郡长官可见与谢宣城之才。
应当关爱远方的山峰和清晨的白云,梦里梦见澄清的江水与明亮的月光。
什么时候能在您宴饮之后一同赏景,春风拂面桃花盛开,我们之间的友情将会更加深厚。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智翁:对智慧的尊称,这里指代宣州知府。
2. 使君: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这里指宣州知府。
3. 十年兄:表示尊敬或亲密的称呼,意为此人是我已故十年的兄弟。
4. 投老:老年时,这里表示自己已经年迈。
5. 相看:互相观看、端详。
6. 眼更明:目光更加明亮,这里表示自己对宣州知府更加敬仰。
7. 入省:进入省城,这里指宣州知府到京城做官。
8. 早推:早就推荐、选拔。
9. 何水部:何水部郎中,这里指宣州知府早年就被推荐的官员。
10. 作州:担任州郡长官,这里指宣州知府现今的职位。
11. 谢宣城:南朝齐梁时期的诗人谢眺,曾为宣城太守,以诗名闻天下,后世誉为“宣城体”。这里借谢眺之名称呼宣州知府。
12. 应怜:应该会可怜、同情。
13. 远岫:远方的山峦。
14. 云俱晓:云彩都显露出来,这里形容景色开阔。
15. 定梦:梦中一定会见到。
16. 澄江:清澈的江河,这里指代宣州地区的江河。
17. 晴:晴朗,这里形容天空湛蓝。
18. 安得:怎么才能。
19. 陪公:陪伴您。
20. 觞咏:饮酒赋诗,这里指代文人墨客的诗酒之乐。
21. 春风桃李:春天盛开的桃花和李花,这里比喻文人和官员之间的友谊。
22. 交情:交往之情,这里指文人和官员之间的交情。
去完善
赏析
《寄智翁宣州知府乡兄》是南宋诗人吴栻的一首诗歌。在这首诗中,吴栻表达了对宣州知府这位远方兄长的敬爱和仰慕之情。
首联“使君真是十年兄,投老相看眼更明”,诗人以诚恳的语气赞扬了知府的才华和品德,他们虽然年龄不同,但彼此间的友谊却如兄弟般深厚。
颔联“入省早推何水部,作州今见谢宣城”,提及知府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声望,如同唐代的水部侍郎何逊一样受人敬重;而担任地方官时,他的政绩堪比南朝诗人谢朓治理的宣城。这两句将知府的形象塑造得更加完美和高大。
颈联“应怜远岫云俱晓,定梦澄江月共晴”,以自然景象来描绘宣州的美丽风光,暗示了知府在这片土地上所作出的贡献和成就。
尾联“安得陪公觞咏后,春风桃李满交情”,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陪同知府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以及他们对友谊的共同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知府的赞美、敬仰和期待,展现了一段真挚深厚的友谊,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朋友的关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智翁宣州知府乡兄》是宋代诗人吴栻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至1127年,即北宋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北宋政权稳定,农业和手工业的产量都有所提高,商业也日益繁荣。此外,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推广,使得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作为这一时期的著名文人,吴栻的个人经历也颇富传奇色彩。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读书,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在他的努力下,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为主,深受当时和后世的喜爱。
吴栻在《寄智翁宣州知府乡兄》一诗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关切之情。这首诗的背景正是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气息,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