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南山

标题包含
游南山
但看都梁山拱北,莫寻浮磬水朝东。 此间半筑瞿昙室,底处曾营炀帝宫。 七眼泉边百无念,一襟披尽晚来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看那梁山拱卫着北方,不必去寻找流向东方的水源。这里一半地方建有寺庙,那里曾是隋炀帝的宫殿所在。在七眼泉旁不要有杂念,让晚风吹散你的忧虑。
去完善
释义
《游南山》:这是一首描绘游览南山景色的诗。作者为南宋诗人吴栻。 1. 都梁山:指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梁山”,即现在的西湖群山。此处可能指宋代的都城临安。 2. 拱北:指向北的建筑物或山峦,这里可能是对南山形象化的描述。 3. 浮磬水:可能有误,需要进一步查证。据推测可能与泉水有关。 4. 瞿昙室:是佛教中供奉释迦牟尼佛的佛堂。 5. 炀帝宫:隋炀帝杨广所建的宫殿,此处暗含历史上皇帝行乐之事。 6. 七眼泉:一个地名,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内。具体位置待查。 7. 百无念:形容心情平静如水,毫无杂念。 8. 一襟披尽晚来风:披着衣襟迎接着傍晚的风,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去完善
赏析
《游南山》是清代诗人吴栻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南山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超脱与宁静。 诗的第一句“但看都梁山拱北”,描绘了南山的都梁山,山势雄伟,犹如守护着北方的天柱。第二句“莫寻浮磬水朝东”,描述了浮磬水的流向,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不必过于追求名利,顺其自然,让一切事物按照其自然的规律发展。 接下来的两句“此间半筑瞿昙室,底处曾营炀帝宫”,诗人用历史和传说来增加诗歌的神秘感。其中,“瞿昙”指的是佛教的创始人,而“炀帝”则是指隋朝的皇帝,这两者分别代表了宗教和世俗权力。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权力的境界。 最后两句“七眼泉边百无念,一襟披尽晚来风”,描绘了诗人面对大自然美景时的内心感受。在七眼泉边,诗人感到内心的平静,没有任何杂念;而当夜幕降临,风吹过衣襟,诗人感到一种宁静与超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南山》是南宋诗人吴栻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之间,也就是南宋时期。 在那个时候,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金朝对中原的入侵使得国家局势陷入困境,而朝廷内部的权谋斗争也让文人感到失望和无助。在这个背景下,许多文人都选择寄情山水,抒发内心的情感。 吴栻作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深刻影响。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也表现了在山水中游历的乐趣。《游南山》这首诗便是他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典型作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