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秦君亭 其二
秋日春风丽句亭,先生天上少微星。
满炉松影随香碧,一砚苔痕带雨青。
姜相笑中应斗酒,等公谈外祇函经。
何人为我携毡蜡,来洗苍碑墨数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这个美丽的秋季与春天交替的时光里,那位受人敬仰的老师就像夜空中闪耀的明星。
他的身边总是伴随着优美的诗句,他的教诲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田。
满室的炉火映照着松影婆娑,弥漫的香气如同碧海蓝天一般辽阔。
那一方书桌上长满了苔藓,它们在春雨的滋润下显得格外翠绿。
这位老师笑容满面地与姜相谈笑风生,他们在谈论诗词歌赋的同时也学习着经典文献。
谁会带着毡布和蜡烛来到这间书房,为我擦洗那些满布着岁月的痕迹的石碑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题秦君亭:题目中的“秦君亭”指的是诗人吴栻所游历过的某处亭子,可能是秦始皇的陵墓附近的亭子。
2. 其二:这首诗是组诗的第二首,可能还有第一首等其他作品。
3. 丽句亭:这个亭子的名字,代表了诗歌的美好之处。
4. 先生天上少微星:这里的“先生”是指古代的文人雅士,而“天上少微星”则比喻文人的高洁品质。
5. 满炉松影随香碧:指松树的影子映在炉子上,香气弥漫在整个房间,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6. 一砚苔痕带雨青:这句诗形容雨水滴在砚台上,留下的痕迹像苔藓一样绿油油的。
7. 姜相笑中应斗酒:这里提到的姜相指的是姜子牙,这句话意思是姜子牙应该用他的智慧来应对这些困难,就像喝酒一样轻松。
8. 等公谈外祇函经:这句话提到了一个叫做等公的人,他在谈论学问时只关注经书的内容。
9. 何人为我携毡蜡: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有人能够帮我带着毛笔和纸张,以便我可以随时写诗。
10. 苍碑:指的是石碑,这里用来比喻古人的丰功伟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题秦君亭 其二》诗,描绘了一幅幽静、优美的画面,充满了文人的书卷气和雅趣。诗人吴栻通过对亭子周围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同时,这首诗也表现出了作者的高雅情操和对文化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秦君亭 其二》是南宋诗人吴栻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正值金兵南侵,中原沦陷之际。在这段时间里,吴栻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生活困苦,但他仍心怀国家民族大义,写下了许多富有战斗性的诗篇。
在时代背景下,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统治者醉生梦死,朝政腐败。然而,民间百姓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饱受战乱之苦。吴栻在这样的环境中,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充满了家国情怀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这首《题秦君亭 其二》便是吴栻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对秦君亭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同时也暗示出他对南宋朝廷的不信任和批判,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