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苏老亭

标题包含
苏老亭
苏老行诸郡,多为洒落游。 静心山共止,动意水俱流。 赴社呼陶令,翻经约谢侯。 高风谁复记,明月上西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苏老先生四处游历,大部分时间都在潇洒游荡。静心安坐山林之间,动意追逐水流之端。参加诗社呼唤陶潜,探讨经书与谢脁相约。这样的高尚风采谁能铭记在心,只有明月照亮西楼而已。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苏老:指北宋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老”。 2. 行诸郡:指苏轼曾任职多个地方官职。 3. 洒落游:指苏轼在不同的地方任职时都留下了洒脱不羁的游历事迹。 4. 静心山:指心态平静如山,意指苏轼在面对困难时保持淡定从容的心态。 5. 动意水:指内心热情如水,意指苏轼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6. 赴社呼陶令:指苏轼参加社交活动时,仿效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行为,展现出洒脱不拘的性格。 7. 翻经约谢侯:指苏轼闲暇之余研读佛经,与谢朓等人的诗歌创作形成共鸣。 8. 高风:高尚的风骨,此处赞美苏轼的高尚品格。 9. 明月上西楼:形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美好的事物如明月照亮西楼,象征苏轼的美好品质永存人间。
去完善
赏析
《苏老亭》描绘了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这位伟大文人的生动形象。诗人通过对苏东坡游历、行事的描述,展示了其豪放不羁、豁达开朗的性格特点。首联“苏老行诸郡,多为洒落游”描绘了苏东坡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洒脱、不拘小节的气度。 颔联“静心山共止,动意水俱流”通过山水象征苏东坡的心灵世界:静若止水,动如流水,意味着他既能沉静下来思考问题,又能灵活应对各种困难与挫折。颈联“赴社呼陶令,翻经约谢侯”进一步表现了苏东坡亲近民间生活,却又才情出众的风采;他在民间参与节日活动,又可以与名士们切磋学问。 尾联“高风谁复记,明月上西楼”意味着尽管岁月流逝,人们依然难以忘怀苏东坡的高尚风范。然而如今,只有明月的清光照耀着空荡的楼阁,寓意着斯人已逝,世人对他的敬仰却从未消逝。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丰富的想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苏东坡的人生轨迹和卓越品质,令人感慨万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苏老亭》是南宋诗人吴栻所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苏老亭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这首古诗创作于公元1165年,此时正值南宋时期,距离靖康之耻已过去近半个世纪,国家依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诗人在此时期成为了抗金将领,他的人生际遇充满了激情与勇敢。 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原地区被金朝占领,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朝廷却偏安江南,局势令人忧虑。然而,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激发了文人士大夫们奋起反抗的决心,他们在文学、艺术等领域表现出了极高的造诣。 吴栻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更反映了时代的苦难和民众的疾苦。在《苏老亭》一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苏老的形象,表达了对英雄的敬爱和对国家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