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姜相台 其二
苑门北出祸匆匆,叩马何人独记公。
葬厚欲裁宁诈直,谋南能利倍其忠。
刚各腊后乔林雪,废迹秋来败叶风。
华表千年相对鹤,长看碑锁旧亭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从校园北门出来,灾祸急匆匆来临,是谁独自记住了你?
埋葬之事想要处理得稳妥,宁愿被人认为正直而使诈。在南方谋求利益,却能加倍展现忠诚。
这发生在腊月后的树林,白雪纷飞之际;又曾在秋风扫过,落叶飞舞之时被废弃。
那古老的华表,千年以来与白鹤相对而立,长久地看着那座被锁住的古老亭子。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苑门北出祸匆匆:这里指吴楚战争时,项羽从彭城向北出征,因被袭击而迅速失败。
2. 叩马何人独记公:叩马是指停下来,纪念姜相台的典故。
3. 葬厚欲裁宁诈直:意指姜尚背项羽信刘邦之事。
4. 谋南能利倍其忠:这里的“南”指的是汉代的江南地区,即现在江苏一带,是姜尚后来得到重用的地方。
5. 刚各腊后乔林雪:此句描绘了寒冬时节的景象。
6. 废迹秋来败叶风:此处表达了时光流逝,人事已非的感慨。
7. 华表千年相对鹤:形容姜相台的陵墓经过千百年仍然有人祭拜。
8. 长看碑锁旧亭中:表示姜相台的墓碑仍在原处,寓意着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事件的诗词。从题目来看,诗人站在姜相台的视角上,以第二人称的方式描述了历史上的某个人物或者事件。
首联写的是这个人物或者事件的发生和结束,其中"祸匆匆"暗示着悲剧性的结局。而"叩马何人独记公"则表现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颔联则是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这个人物的品格。"葬厚欲裁宁诈直"是说虽然他受到了厚葬,但他并非真的正直无私;而"谋南能利倍其忠"则表示他在南方的谋划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洞察和对历史的反思。
颈联描绘了姜相台的景色,"刚各腊后乔林雪"和"废迹秋来败叶风"分别描绘了冬天的雪景和秋天的落叶景象,这两种景象都是苍凉、衰败的象征,预示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尾联则是对姜相台长久的历史见证者的描绘,"华表千年相对鹤"中的"华表"和"鹤"都是历史的象征,它们长久地屹立在那里,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而"长看碑锁旧亭中"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历史的感慨。同时,它也揭示了历史的真相和历史的沧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姜相台 其二》是明朝诗人吴栻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时期,当时社会相对稳定,科举制度发展较为完善,文人墨客热衷于游历山水、抒写性情,表达个人理想。
诗人吴栻生活在明朝中叶,他一生淡泊名利,喜好游山玩水,结交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登上姜相台,感受到江山壮美,心潮澎湃,挥毫写下了这首诗篇。
此时正值明朝中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繁荣,人民生活富足。然而,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士人阶层逐渐形成,官场腐败现象日益严重。这种矛盾现象在吴栻的诗中也有所体现,如"断桥残雪梦何在"一句,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