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寺 其三
大士分身石罅开,轻烟微雨证明台。
洒然一觉乡关梦,换骨岩高好在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汉语中,这首诗描绘了仙境般的景象。一位大师在岩石裂缝中显现出分身,轻轻的烟雾和细雨滋润着神秘的平台。这是一个让人心灵得到升华的梦中仙境,表达了诗人在寻找真理、净化灵魂的精神追求。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灵岩寺:位于山东济南市长清区境内,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
2. 其三:此诗为《灵岩寺》组诗的第三首。
3. 吴栻:字子敬,南宋孝宗时进士,曾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著有《吴中守法》等。
4. 大士:佛教对菩萨的尊称,此处指观音菩萨。
5. 石罅开:罅,缝隙;石罅开,指石头之间的裂缝。
6. 证明台:在灵岩寺内有观音证明圣迹之处,建有“证明”之碑。
7. 洒然:形容舒畅、清爽的样子。
8. 一觉:形容瞬间,一会儿。
9. 乡关梦:指思乡的梦。
10. 换骨岩:又称“古换骨岩”,位于灵岩寺东面,相传曾有一位僧人于此处得换骨丹而成仙。
11. 好:表示赞叹,相当于“真棒”或“真好”。
12. 在:现代汉语中的“在”在此处为古文用法,相当于“哉”,意为“吗”。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灵岩寺 其三》中,诗人吴栻以精湛的笔触描绘了灵岩寺的神秘景象。诗中的“大士分身石罅开”描述了大士佛像从石头缝中显化出来的神奇场景,展现了寺庙的神圣氛围。而“轻烟微雨证明台”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神秘感,让人感受到寺庙在烟雨蒙蒙之中的宁静与超脱。
接下来的诗句“洒然一觉乡关梦”则表达出诗人对此地的喜爱之情。在灵岩寺的美好风光中,诗人恍然醒来,如同远离了尘世的纷扰,回归到了心灵的家园。最后一句“换骨岩高好在哉”则以“换骨岩”的传说为背景,表达了对这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的赞美。
整首诗将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完美融合,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对宗教文化的敬畏和向往,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灵岩寺 其三》是南宋诗人吴栻的一首描绘佛教寺庙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中期,当时正是金人侵略江南、宋室南渡之际,战乱频繁,民生疾苦。吴栻本人作为南宋文人,对于国家局势深感忧虑,但又无力改变现状,于是寄情山水,通过描绘灵岩寺的景致来抒发内心的感慨。
诗中写道:“山色遥连水国东,烟霞掩映晓笼葱。松风谡谡穿林影,萝月娟娟入户栊。”这几句诗描绘了灵岩寺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祥和的生活环境的向往。然而,在那个战乱频仍的时代,这样的理想生活无疑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诗人在诗的最后写道:“无端触眼人间事,尽日无言倚翠峰。”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现实的无能为力。
总的来说,《灵岩寺 其三》是吴栻在南宋时期创作的,通过对灵岩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歌充分展现了南宋文人在乱世中的无奈与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