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道中
百花成实未成归,未必归心与志违。
但有壶觞资逸咏,尽交风景入清机。
半川阴雾藏高木,一道晴蜺杂落晖。
游子马前芳草合,鹧鸪啼歇又南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盛开的花朵已经结果,却没有实现回家的愿望,或许这并非内心的期望有违初衷。只希望手中这杯美酒能助我悠然畅怀,尽情欣赏周围美丽的风光和气氛。山中河流呈现出片片的阴凉,高大的树木在其中若隐若现,天空中一道彩虹与夕阳交相辉映。远方的游子在马前看见了一片绿色的草地,而鹧鸪鸟叫完之后又开始向南方飞翔。
去完善
释义
1. 岭南:中国南方的五岭以南的地区。
2. 成实:开花结果。这里指百花开花成果的时期。
3. 心:心里所想。
4. 志违:违背志向。这里表示作者未能在百花盛开的季节回到家乡。
5. 壶觞:酒杯。觞,古代一种椭圆形酒杯。
6. 资:提供。
7. 逸咏:闲适的诗歌。
8. 交:交融,融入。
9. 清机:清新自然的景致。
10. 半川阴雾:指河川边的雾气。川,河流。
11. 高木:高大树木。
12. 晴蜺:虹。霓,虹的一种,出现在雨后阳光与水滴折射形成的七彩光环。
13. 杂:混杂。
14. 落晖:夕阳的余晖。
15.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16. 马前:马头前方。
17. 芳草合:芳草长满原野。
18. 鹧鸪:鸟名,叫声如“行不得也哥哥”,常用来表现离别的哀愁。
19. 啼歇:啼鸣停歇。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中所见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生动地展现出岭南道中的一幅幅画面。
首联“百花成实未成归,未必归心与志违”,表达了诗人对于行程的期待和无奈。虽然百花已经结果,但是诗人尚未完成自己的旅程,这让他不禁思考自己的归心是否与初衷相违背。
颔联“但有壶觞资逸咏,尽交风景入清机”,则表现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愉悦心情。在旅途中,只要有美酒相伴,便能尽情地欣赏美丽的景色,感受自然的静谧与美好。
颈联“半川阴雾藏高木,一道晴蜺杂落晖”,则是诗人对旅途中所见的天气变幻的描绘。河川中的雾气弥漫,掩盖了高大的树木;阳光穿透云层,与落日的余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尾联“游子马前芳草合,鹧鸪啼歇又南飞”,则是诗人对自身的比喻。他在马前看到连绵不断的芳草,就像自己不断前行的道路;而鹧鸪的叫声时断时续,又如同他内心的思绪,时而宁静,时而激荡。
整首诗通过对岭南道中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旅程的期待与无奈,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深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岭南道中》是唐代诗人曹松的一首描绘旅途风光的诗。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大约在公元850年至904年之间。
在这一时期,唐朝已经步入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曹松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一生经历了多个政权的更迭,如黄巢起义、朱温篡位等。这些历史事件使他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深感忧虑,也对个人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曹松在年轻时曾入仕为官,但因不满官场腐朽而辞官归隐。他的诗歌多反映民间疾苦,关注民生问题。这首《岭南道中》也不例外,通过对旅途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