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梅庵
一点尘难着,推窗晚翠开。
早知延话久,悔不带诗来。
医俗可无竹,耐交惟有梅。
平生爱闲步,踏碎几莓苔。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点尘埃难以沾染,推开窗户欣赏夜晚翠绿的景色。
早知道能聊得如此之久,后悔没有带上诗本来助兴。
医治庸俗或许不需竹子,但耐得住世事的只有梅花。
我这一生热爱悠闲漫步,却不知不觉踩碎了好几处的青苔。
去完善
释义
1. 尘:尘世。这里指世俗的烦恼。
2. 晚翠:傍晚时的绿色景象。
3. 延话:延请雅士谈话。
4. 医俗:通过欣赏自然美景来自我提升、净化心灵。
5. 耐交:能够长久相处的人或事物。这里指梅树。
6. 爱闲步:喜欢闲逛。
去完善
赏析
《游梅庵》是明代诗人蔡槃的一首描绘游览梅庵的诗歌。这首诗通过对梅庵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喜爱。
首联“一点尘难着,推窗晚翠开”,描述了梅庵环境的高雅脱俗,表现出诗人对环境的赞美。“一点尘难着”意味着梅庵的清新脱俗,让人远离尘世纷扰;“推窗晚翠开”则展现了梅庵傍晚时分的美景,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颔联“早知延话久,悔不带诗来”,表达出诗人对梅庵流连忘返的心情。“早知延话久”说明诗人与友人相聚甚欢,交谈投机;“悔不带诗来”则是诗人感叹未能提前准备好诗歌以应对此情此景,表现出诗人对梅庵美景的喜爱和珍惜。
颈联“医俗可无竹,耐交惟有梅”,进一步强调了梅庵环境的雅致。“医俗可无竹”寓意竹子可以净化世俗之气,表现了诗人对竹子品质的高度赞赏;“耐交惟有梅”则突出了梅花的高洁坚韧,体现出诗人对梅花品质的深深敬仰。
尾联“平生爱闲步,踏碎几莓苔”,传达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梅庵美景的留恋。“平生爱闲步”表明诗人热爱悠闲自得的生活;“踏碎几莓苔”则流露出诗人游历梅庵时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梅庵》是明朝诗人蔡槃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末清初,具体时间难以确定,但可以根据诗中的内容和作者的经历推测出大致的时间范围。
在明朝末年,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政治上,宦官权力日益膨胀,朝廷腐败严重;经济上,土地兼并问题加剧,农民生活困苦;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动荡和战乱。在这个时期,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反思社会现实,寻求改革之道。
蔡槃作为一位文人,对当时的现状深感忧虑。他在《游梅庵》中写道:“空山访古寺,梅雨过溪桥。岁月催人事,烟霞换世朝。苔封僧定石,花惹鹤遗巢。客路东风外,依依旧柳条。”通过对梅庵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此外,从蔡槃的其他作品来看,他关注民生疾苦,关心国家大事。例如,在他的另一首诗《村居》中,他以农村的破败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农民生活困苦的关注。这些作品都体现了蔡槃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的责任担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