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明庆塔院

标题包含
题明庆塔院
步步云梯彻上层,回头自觉欲飞腾。 频来不是尘中客,久住偏宜物外僧。 下寺钟声沈地底,前峰塔影落阶棱。 凭阑未尽吟诗兴,却拟乘闲更一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台阶一级级向上延伸直达上层空间,回头看时感觉自己仿佛要腾飞而起。频繁的往来并不似尘世中的过客,长久的居留反而像世外之人。山下的寺庙钟声沉入地底,前方山峰上的宝塔影子落在台阶的边缘。倚靠在栏杆上还未尽兴吟咏诗篇,却想着趁着闲暇再次攀登上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明庆塔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著名佛教寺庙法喜寺内。 2. 步步云梯:形容台阶如同天上的阶梯一般。云梯,本指登高的梯子,这里用来比喻寺院高耸的台阶。 3. 上层:此处指明庆塔院的最高处。 4. 欲飞腾:感觉自己快要飞翔起来,形容台阶之高,登临之快。 5. 频来:多次来到。 6. 尘中客:指世俗的人,与“物外僧”相对。 7. 久住:长期居住。 8. 物外僧:超脱世俗的人,这里指僧人。 9. 下寺钟声:指从下面的法喜寺传来的钟声。 10. 沈地底:沉入地底,形容钟声深沉悠扬。 11. 前峰塔影:前方山峰上的塔的倒影。 12. 阶棱:台阶的边缘。 13. 凭阑:靠着栏杆。 14. 吟诗兴:作诗的兴致。 15. 却拟:打算。 16. 乘闲:趁着闲暇时间。 17. 更一登:再往上攀登一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明庆塔院的所见所感。首联“步步云梯彻上层,回头自觉欲飞腾”通过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攀登的过程和感受到的快感;中间两联则描述了寺庙的氛围与环境,通过与“尘中客”和“物外僧”的对比突出塔院的清净与出世之感;尾联“凭阑未尽吟诗兴,却拟乘闲更一登”则表达诗人意犹未尽的情感和对未来再次登临的期许。全诗语言流畅,构思巧妙,充满禅意,使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明庆塔院》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章得象之手,创作于公元960年-1279年的宋朝时期。此时正是我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繁荣时期,儒家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科举制度使得士人阶层逐渐壮大。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在这一时期也得到迅速发展,许多著名诗人都活跃在这个时期,如苏轼、辛弃疾等。 章得象,字子仪,浙江龙泉人,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宋真宗、仁宗两朝担任要职,官至尚书令、太尉,曾参与平定李元昊的叛乱。其人生际遇较为丰富,既有政治上的荣耀,又有战争中的勇敢和智慧。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个人风格。 在《题明庆塔院》这首诗中,章得象通过对明庆塔院的描绘,表达了其对佛教禅宗的敬仰之情。明庆塔院位于浙江省龙泉市,是当时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章得象在游览此处时,被塔院的壮丽景色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佛教禅宗的敬仰之情,又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宽广胸怀和深厚的人文素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