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临眺
问得梅花信,寒林动晚声。
雨来山渐远,潮去水还清。
寥落寻新句,懽娱解宿酲。
相携归路滑,灯火近孤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寻求梅花的音信,寒冷的山林在傍晚时分发出声响。
雨来时,山影逐渐远去;潮水退去时,河水依然清澈。
四处寻找新的诗句,欢愉的场景消解了酒后的困倦。
相互扶持着走在湿滑的小路上,灯火映照出远方的孤城。
去完善
释义
《江亭临眺》注释如下:
1. 徐玑(ji):南宋诗人。
2. 问得梅花信:“信”指消息。这里表示找到了梅花的盛开信息。
3. 寒林:寒冷的树林。
4. 动晚声:激起夜晚的声音。这里指风声或鸟鸣等自然之声。
5. 山渐远:山渐渐远离视线。
6. 潮去水还清:海水退去后,江水依然清澈。
7. 寥落:冷清。
8. 寻新句:寻找新的诗句。
9. 懽娱:欢乐。
10. 解宿酲:解除酒后的困倦状态。
11. 相携:互相扶持。
12. 归路滑:返回的道路湿滑。
13. 灯火近孤城:灯光照亮了孤独的城门。
去完善
赏析
《江亭临眺》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冬日里寻梅、观景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恬静的心境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亭临眺》是南宋诗人徐玑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198年)。
在庆元年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徐玑曾任新喻县丞,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他虽然生活清苦,但始终保持高尚的节操和一颗为民谋福祉的心。在此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描绘自然景色的《江亭临眺》,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徐玑通过描绘江亭周边的景色,传达了他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定意志。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热切期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