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关下林中二石如虎奇不可状于是悟画之所以然

标题包含
关下林中二石如虎奇不可状于是悟画之所以然
描貌三十年,接折纸绢里。槃礴谢班寅,微风走秋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履(1332年-?),字安道,号畸叟,又号抱独老人,江苏昆山人。他是元末明初的一位著名医学家、诗人、画家。 王履在医学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他的《医经溯洄集》是中医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过去的三十年来,我的工作就是在这一叠叠的纸张和绢布之间描绘各种形态,凭借着它们,我将想象中的世界呈现出来。画作之中,有磅礴的山川景色,也有轻盈的微风拂过水面,就像我心中的秋水,宁静而悠远。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关下:即函谷关以东地区。 2. 林中二石如虎:描述的是两块形状奇特的石头,宛如两只老虎。 3. 奇不可状:形容这两块石头的奇特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4. 于是悟画之所以然:通过观察这两块奇特的石头,领悟到绘画的真谛。 5. 描貌:描绘形象。 6. 三十年:指作者从事绘画的时间。 7. 接折纸绢:是指用纸和丝织品作为绘画材料。 8. 槃礴谢班寅:比喻挥毫泼墨的畅快。其中,"槃礴"是盘腿而坐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作者专心致志地绘画;"谢班寅"是形容笔势磅礴的样子。 9. 微风走秋水:指秋风在水面上吹起涟漪的画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画家王履在画坛耕耘三十年的经历和感悟。诗人以“描貌三十年”开篇,表达了作者对绘画技艺的执着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接下来,诗人通过“接折纸绢里”一句,形象地展示出画家在纸张和绢布上挥毫泼墨的场景。而“盤礴谢班寅”则表现了画家在艺术上的自信和豪放不羁的精神风貌。最后,诗人以“微风走秋水”收尾,传达出画作中的宁静致远之美感和画面生动的意境。全诗层次分明,情感热烈,展现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独特且深刻的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朝成化年间,江南名士王履踏访了古老而又神秘的华山。华山之险峻、峰峦叠嶂的壮美景色以及山水风光给王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他决定要记录下这次旅行的所见所感,并结合自身的绘画艺术天赋将华山的景色以诗的形式呈现出来。 在游览过程中,王履无意间发现了林间两块形似猛虎的巨大岩石。这两块巨石以其独特的形态吸引了他的注意,使他深思不已。他以敏锐的目光洞察到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也由此感悟到了艺术创作的真谛。 此外,王履生活在一个文人墨客辈出的年代,众多文人或抒发壮志豪情,或表达哀伤离愁,多借助于诗歌的形式。因此,受这一时代风气的影响,王履在记录自己游历的过程中,运用诗歌形式进行描绘和抒发情感。结合华山风景的壮丽景观和他对岩石的深刻领悟,他创作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诗篇《关下林中二石如虎奇不可状于是悟画之所以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