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嗣端东归

标题包含
送嗣端东归
远念生泉石,人中事欲销。 卷衣城要落,寻寺海山遥。 帆影迷寒雁,经声隐暮潮。 后期俱未定,况我鬓先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远离世俗之地,心中充满自然的渴望。 收起行囊,准备去那遥远的海边城市。 沿途的风景犹如一幅画卷,船影迷离,大雁南飞;而傍晚的诵经声与海潮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然而未来的日子尚未可知,更不用说我已两鬓斑白。
去完善
释义
1. 远念:指远方的思念之情。 2. 生泉石:指出生在山泉岩石之间,这里代指隐居生活。 3. 城中要落:指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即将消失。 4. 寻寺:寻找寺庙,这里是游览寺庙的意思。 5. 海山遥:指海边的山脉距离遥远。 6. 帆影迷寒雁:形容船帆被雾气笼罩,如同寒雁在雾中飞行。 7. 经声:指诵经的声音。 8. 暮潮:傍晚时的潮水。 9. 后期:以后的时间,这里指未来的相聚时间。 10. 鬓先凋:指头发已经花白,形容年老。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抒情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在送别友人时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将离别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远念生泉石”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以泉石为喻,暗示了友人在他心中的地位。 “人中事欲销”一句则表达了对世俗事务的厌倦。诗人希望抛开尘世的纷扰,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 “卷衣城要落,寻寺海山遥”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场景。诗人通过城郭的消失和大海的辽阔,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不舍。 “帆影迷寒雁,经声隐暮潮”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离去景象的描绘。诗人以迷蒙的帆影和寒雁、隐没的经声和暮潮来表现友人离去的情景,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 最后两句“后期俱未定,况我鬓先凋”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担心自己与友人的重逢难以确定,更惋惜自己的年华老去。这两句诗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得到升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嗣端东归》是北宋诗人释希昼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60年至1127年间,即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释希昼作为一位僧人,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士大夫。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人生哲理为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这首诗中,他以对友人嗣端的深情厚谊为基调,表达了离别之际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个时代,北宋政权刚刚建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士人阶层在社会地位上有所提升,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也日益繁荣。这种氛围对于僧人的创作无疑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