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人汹汹
人汹汹,鼓冬冬,襟袖五更风。大罗天上月朦胧,骑马上虚空。
香满衣,云满路,鸾凤绕身飞舞。霓旌绛节一群群,引见玉华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人们熙熙攘攘,鼓声咚咚响,拂晓的风吹动着衣袖。
天上的月亮朦朦胧胧,骑着马儿飘荡在天空中。
香气溢满了衣裳,云彩铺满了道路,鸾凤围绕着身体翩翩起舞。
五彩斑斓的队伍络绎不绝,引领我见到了那位玉华仙子。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喜迁莺:词牌名。
2. 人汹汹:形容人的议论纷纷。
3. 鼓冬冬:鼓声咚咚响。
4. 襟袖:衣服的前后襟和衣袖。
5. 五更:古代将一夜分为五更,五更在夜里四更之后,天亮之前。
6. 大罗天:道教中的最高天堂。
7. 月朦胧:月亮模糊不清。
8. 骑马上虚空:骑马在天空中遨游。
9. 香满衣:香气充满衣襟。
10. 云满路:路上布满了云彩。
11. 鸾凤:凤凰一类的神鸟。
12. 绕身飞舞:围绕身体翩翩起舞。
13. 霓旌绛节:彩色霓虹般的旗帜和红色符节。
14. 一群群:形容众多。
15. 引见玉华君:引领拜见玉华君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一个热闹的场景中,感受到神秘的仙家气息。上片通过“人汹汹,鼓冬冬”的嘈杂之声,营造出一幅繁华世界的景象,同时又以“襟袖五更风”暗示出在这热闹之中依然保留着一份清醒与冷静。接着描述了月亮在大罗天(道家仙境)上的朦胧景色,以及自己骑着马进入虚空的神秘意境。下片则进一步描绘了仙家世界的美景:香气弥漫,云彩铺路,鸾凤环绕在周围翩翩起舞;还有那一队队的霓旌绛节引导着通往玉华君(仙人)的道路。整首词以一种充满诗意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于仙家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超脱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迁莺·人汹汹》是唐代著名诗人韦庄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905年左右,正值晚唐时期。在那个时候,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民众生活困苦。
韦庄本人也经历了这个时代的沧桑变迁。他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脱颖而出。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以文字抒发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在他的诗文中,常常流露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喜迁莺·人汹汹》这首词,正是韦庄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