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跑泉
破寺高僧夜不眠,一声猛虎月明天。
起来难觅新蹄迹,半滴空余石罅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破旧寺庙里的高僧在深夜无法入睡,忽然听到一声雄壮的老虎吼声,月亮顿时显得明亮起来。
起来后难以找到新的老虎脚印,只剩下半滴山泉从石缝中滴落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虎跑泉》:本诗描写的是作者在虎跑寺附近看到的一位僧人彻夜未眠,听闻猛虎咆哮的场景。下面是该诗的词句注释:
1. 破寺:破旧不堪的寺庙。
2. 高僧:这里指寺庙里的修行高深的僧人。
3. 夜不眠:形容僧人整晚都无法入睡。
4. 一声猛虎:描绘了夜里传来的一声虎啸。
5. 月明天:明亮的月光照亮夜空。
6. 起来:从床上起身。
7. 新蹄迹:指老虎刚刚留下的足迹。
8. 半滴空余:只剩下少许的水滴。
9. 石罅泉:从石头裂缝中流出的泉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虎跑泉的传说和景象。首句通过“破寺高僧”的形象,塑造了一种古老、荒凉的氛围,同时点出了地点是在一座破旧的古刹中。接着以“一声猛虎”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虎跑泉的来源,借虎的吼声,表明泉水从石缝中喷涌而出。这种表达方式使得泉水的涌现更加富有动感和神秘感。
诗人通过“月明天”这一形象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明亮的月光下,感受着虎跑泉的神秘氛围。而在第三句“起来难觅新蹄迹”中,作者表达了对于虎的踪迹难以寻觅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虎跑泉源头的赞美和好奇。
最后一句“半滴空余石罅泉”则体现了诗人对于虎跑泉的独特认识,即泉水从石缝中喷涌而出,这种表达突显了泉水的旺盛生命力,同时又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神奇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虎跑泉》是南宋诗人方信孺的一首题咏诗。这首诗描绘了虎跑泉的景观和自然生态,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叹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公元12世纪初期的南宋时期,方信孺生活在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曾任礼部员外郎、兵部侍郎等职,因不满官场黑暗而辞官回乡。在此期间,他游历名山大川,以山水诗寄托自己的情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宋金对峙阶段,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困苦。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方信孺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关注自然美景,这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在这首《虎跑泉》中,方信孺通过对虎跑泉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他用“虎跑”来比喻泉水从岩石间涌出的景象,形象生动。同时,他还通过“晴云”、“古木”等意象,展现了泉水的清澈和周围环境的宁静美好。这些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