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追悼侍姬冬梅八首 其三

标题包含
追悼侍姬冬梅八首 其三
柳营归骑指山庄,静夜添香待漏长。回首沧浪亭畔路,绿苔秋草黯斜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鸿章(1823年-1901年),本名鸿章,字少荃,号骥生,安徽合肥人。中国晚清政治家和外交家,被誉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早年经历: 李鸿章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其父李文安曾官至刑部侍...查看更多
cao1lei00123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柳树环绕着小村庄,夜晚静谧时光中燃起檀香等待天明。回顾在沧浪亭旁的小路上,秋日里的苔藓和衰草在夕阳下显得黯然失色。
cao1lei00123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柳营:比喻驻兵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作者的府邸或营地。 2.归骑:返回的骑兵。 3.山庄:乡村的山庄别墅。 4.静夜:寂静的夜晚。 5.添香:添加香料,多用于熏香或燃烧取暖。 6.待漏:古代官员等待朝会开始。 7.沧浪亭:位于苏州的一座著名古典园林,这里可能用作典故,表示作者曾经出游过的地方。 8.绿苔:绿色的青苔。 9.秋草:秋天的草。 10.黯:昏暗的样子。
cao1lei00123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已故侍女的诗,作者以“柳营归骑”为引子,描述了侍女离世后寂静的夜晚,自己在书房添香等待天明。诗人回顾了与侍女曾经一起走过的沧浪亭畔的小路,如今那里的绿苔和秋草在斜阳的映照下显得黯然失色。全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侍女离去的悲痛和对美好往事的回忆。
cao1lei00123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追悼侍姬冬梅八首 其三》是清代名臣李鸿章为悼念他的侍妾冬梅所作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清朝晚期,公元1861年至1908年之间。这段时间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等内外战争频发,民生疾苦,国家形势严峻。 在这个时期,李鸿章作为清朝的重要政治人物,经历了许多人生起伏。他历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等重要职务,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他也饱受争议,因为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签订不平等条约时,他的一些决策备受指责。尽管如此,李鸿章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尽力而为。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李鸿章写下了《追悼侍姬冬梅八首 其三》这首诗。诗中以梅花比喻冬梅的纯洁高洁,表达对她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生的无常。虽然身处乱世,但诗人依然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这也是李鸿章这位杰出人物的精神写照。
cao1lei00123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