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越南王诗
河山表里本天成,寄语贤王建树宏。朝汉尉佗犹有志,帝秦新衍竟何名。雕题部落三关控,尝胆君臣奄虑生。垂老伏波犹矍铄,五溪南去不胜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河美丽是天生的,希望有才德的君主能够创建伟大的事业。汉朝时期的尉佗尚且有壮志,秦朝的新政权究竟有何名声?那些有雕题风俗的部落控制着三关之地,曾经励志的君王仍然忧虑。年迈的伏波将军依然精神矍铄,而五溪地区则向南延伸,令人不胜感慨。

去完善
释义
【河山表里本天成】指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寄语贤王建树宏】希望越南的国王能建立宏伟的事业。【朝汉尉佗】汉朝时期的越族首领尉佗。【帝秦新衍】秦始皇对百越部落的统治。【雕题部落三关控】古代越南的雕题部落控制着中国的三关。【尝胆君臣奄虑生】越南君臣共同承受压力励精图治。【垂老伏波犹矍铄】尽管年纪大了,但仍有伏波将军的气概。【五溪南去不胜情】从中国去往越南的五溪地区内心感慨万分。

去完善
赏析
《寄越南王诗》赏析:
此诗是清朝大臣李鸿章写给越南国王的诗。首联“河山表里本天成,寄语贤王建树宏”描绘了中越两国的地理和自然条件,同时表达了希望越南国王能够有所作为的愿望。颔联“朝汉尉佗犹有志,帝秦新衍竟何名”则借用历史上的汉朝和秦国来比喻当时的清朝与越南,暗示越南应该尊重与清朝的宗藩关系。颈联“雕题部落三关控,尝胆君臣奄虑生”描述了越南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当地官员的忧虑,同时也提醒越南国王要时刻保持警惕。尾联“垂老伏波犹矍铄,五溪南去不胜情”则表达了对越南国王的敬意,希望他能够在困难面前保持坚定的决心,并珍惜两国之间的友谊。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李鸿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越南王诗》是清朝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李鸿章在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创作的。这一年,正值中法战争期间,法国侵略者觊觎越南,企图将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近代化的关键时期,内忧外患,民众疾苦。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作为清政府的代表,李鸿章深感责任重大。
在这首诗中,李鸿章表达了希望与越南携手抵抗法国侵略的决心。他深知,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共同抵御外侮,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同时,他也对越南人民表示了诚挚的慰问,希望他们能够坚定信心,勇敢抵抗。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充分体现了李鸿章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外交事务的敏锐洞察力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高度责任感。他的诗歌不仅传达了他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共同心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