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九

标题包含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九
死者已矣存者散,故园惆怅不胜春。谏争袁盎新承召,坐啸孙登乐守贫。往事悠悠同逝水,诸公衮衮共扶轮。杜陵流落江湖久,老向人间逐后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鸿章(1823年-1901年),本名鸿章,字少荃,号骥生,安徽合肥人。中国晚清政治家和外交家,被誉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早年经历: 李鸿章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其父李文安曾官至刑部侍...查看更多
爱吃肉的小新新
去完善

译文
死去的人已经离开了,活着的人也四散了。故乡令人感到悲伤和遗憾,因为春天已经来临。最近,谏议大夫袁盎被新近召见,而孙登则乐于安守清贫。过去的事情就像流水一样匆匆逝去,众位公子们共同协助推动时代的发展。杜甫在江湖中漂泊已久,现在在人间逐渐落后于潮流。
爱吃肉的小新新
去完善
释义
1. "死者已矣":指死去的人已经无法挽回,应着重关注还活着的人和事物。 2. "故园":故乡或家园,这里代指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3. "谏争袁盎新承召":以汉朝的袁盎为例,他因为劝谏皇帝而得到重用,此处暗示作者希望有贤明的君主可以采纳自己的建议。 4. "坐啸孙登乐守贫":借用三国时期隐士孙登的故事,表达作者愿意安贫乐道的志趣。 5. "往事悠悠":表示过去的时光已经过去,不可追挽。 6. "诸公衮衮":形容众多有才干的人士纷纷崛起。 7. "杜陵流落江湖久":借用唐朝诗人杜甫的例子,展示他在流离失所的岁月中仍然坚持创作的精神。 8. "老向人间逐后尘":比喻作者虽然年纪已大,但依然坚持奋斗,追求更高的成就。
爱吃肉的小新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名臣李鸿章所作,诗题中的“感事述怀”表达了诗人因时事而生的感慨;“涤生师”指的是曾国藩,是他的老师;“何廉舫太守”是何子郎的尊称,他当时的身份是太守。“同次青仙屏弥之作”表示这首诗是和张之洞、刘光第等人一起写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哀伤,同时也描绘了他在朝廷里恪守职责的形象。
爱吃肉的小新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九》是晚清名臣李鸿章创作的一首抒怀诗。该诗的创作时间为清朝光绪年间,正值国家多事之秋,内外忧患交加之际。 这一时期,李鸿章本人在宦海浮沉多年,经历了同治中兴、甲午战争、洋务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逐渐从地方官吏跻身为朝廷重臣,可谓人生阅历丰富。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争议,一方面对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抱有坚定的信念,另一方面又在权力斗争和军事外交上遭受挫败。这种复杂的心绪在他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此外,这个时期的清朝正处于内外危机四伏的状态。对外方面,列强的侵略愈演愈烈,割让领土、丧权辱国的事件频发;对内方面,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如农民起义、民族主义思潮等,给国家带来巨大压力。在这种背景下,李鸿章以诗言志,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族复兴的期盼。
爱吃肉的小新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