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雪霁登程将至宿松 其二

标题包含
雪霁登程将至宿松 其二
三月寒逾九九深,炎凉历惯不惊心。菜花满地黄金色,憔悴相看半不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鸿章(1823年-1901年),本名鸿章,字少荃,号骥生,安徽合肥人。中国晚清政治家和外交家,被誉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早年经历: 李鸿章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其父李文安曾官至刑部侍...查看更多
终结者Jack
去完善

译文
三个月的寒冷已经超过了寒冷的极限,经历了温度的冷暖变化,我已经不再感到惊讶。遍地都是金黄色的菜花,我们憔悴地相互看着对方,有一半时间无法忍受这种景象。
终结者Jack
去完善
释义
1. 三月:指农历三月,此时正值春季。 2. 寒逾九九深:形容天气非常寒冷。"九九"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寒冷天数的算法,共有九九天,越往后气温越低。 3. 炎凉:指冷暖的变化,这里可以理解为对天气变化已经习以为常。 4. 不惊心:指不为外界环境所动,保持内心的平静。 5. 菜花:即油菜花,春季盛开时一片金黄。 6. 憔悴:形容人或者植物缺乏生机。 7. 相看:相互观看,此处可以理解为共同感受。 8. 半不禁:形容一半能忍受,一半不能忍受。
终结者Jack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早春时节的雪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人生起伏中的达观态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首句“三月寒逾九九深”描述了春天的严寒天气,暗示着人生的困境和挑战。然而,作者在经历了一系列的逆境之后,已经变得从容淡定,不再为外界的变化而惊慌失措,这就是“炎凉历惯不惊心”所传达的含义。接下来的两句诗则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金黄的油菜花铺满大地,象征着希望的生机。然而,在这美好的画面背后,作者却发现自己略显憔悴,不禁流露出一丝伤感。整体来看,这首诗既展现了作者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的心态,又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感慨。
终结者Jack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雪霁登程将至宿松 其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清朝末年,具体时间为公元1894年。此时正值甲午战争前夕,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代表人物,正面临著重大的外交挑战。 在此之前的几年里,李鸿章主持洋务运动,试图引进西方科技和制度来振兴中国,但由于种种原因,成效并不明显。尤其是中法战争后,国内对洋务派的信心大跌,认为其提出的自强政策并未收到预期效果。此背景下,李鸿章被任命为甲午战争的清军统帅,不得不再次面对日本这个强大对手。 在诗中,"雪霁"是指雪停后的大地,暗示著历经沧桑后的宁静;"宿松"为安徽的一个地方,临近长江,是李鸿章赴日的必经之地。他以此地的景色寄托了对国家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透露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又表现出深深的家国情怀和对未来的期待。
终结者Jack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