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二

标题包含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二
元气鸿濛二百秋,潢池养寇孰贻忧。擎天才力云中翼,浮世功名水上沤。巢幕但闻嬉燕雀,农田那得劝鸤鸠。军前乞写监门画,呼吁民劳庶小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鸿章(1823年-1901年),本名鸿章,字少荃,号骥生,安徽合肥人。中国晚清政治家和外交家,被誉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早年经历: 李鸿章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其父李文安曾官至刑部侍...查看更多
rinka_yang
去完善

译文
经过200年的发展,世界的规模逐渐扩大,这就像在一片广阔的湖泊中养育着众多的英雄豪杰。他们就像在云中的翅膀,他们的才华和实力如同泡沫般脆弱。正如在鸟巢中嬉戏的小鸟,它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复杂。如果我们不鼓励这些鸟兽去探索世界,那么农民们就没有办法在这个世界中生存下去。军队在前线作战,我们需要在后方安定民心,呼吁人民辛勤工作,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片刻的休息。
rinka_yang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元气鸿濛:形容天地开辟之初的混沌状态,这里指太平盛世。 2. 二百秋:即二百年,此处借指清朝的国运。 3. 潢池养寇:潢池,池塘;养寇,培养敌人。这里是比喻国家治理不善,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成为盗贼。 4. 擎天才力:形容杰出的才能和智慧。 5. 云中翼:比喻强大的军事力量。 6. 浮世功名:指人世间的荣华富贵。 7. 水上沤:水泡,比喻短暂的事物。 8. 巢幕:鸟在巢外搭起幕帐,比喻不安定的生活。 9. 但闻:只听到。 10. 嬉燕雀:指庸俗的人只知道娱乐。 11. 农田:指农民。 12. 那得:怎么能。 13. 劝鸤鸠:鸤鸠,布谷鸟,相传它能在农作物生长时劝诫人们勤劳耕作。 14. 军前:前线。 15. 乞写:请求书写。 16. 监门画:门卫的画像,这里指守卫国家的将领。 17. 呼吁民劳:呼吁民众辛勤劳作。 18. 庶小休:稍微得到休息。庶,希望。
rinka_yang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磅礴的气势、深沉的忧患意识和执着的入世精神为特点。首联“元气鸿濛二百秋”描绘了广阔的历史画面,暗示时代已历经沧桑。接着“潢池养寇孰贻忧”表达作者对国家时局安危的忧虑,揭示出国家内部的隐患。颔联“擎天才力云中翼”和“浮世功名水上沤”分别通过比喻表达了对豪杰之士的赞美和对功名利禄的轻描淡写。颈联“巢幕但闻嬉燕雀”和“农田那得劝鸤鸠”进一步描绘了国家统治层和人民百姓的生活现状。尾联“军前乞写监门画,呼吁民劳庶小休”则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期待国泰民安的愿望。
rinka_yang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二》是清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李鸿章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创作的古诗。在这一年里,李鸿章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了进士身份,被任命为翰林院庶吉士,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然而,此时的清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鸦片战争刚刚结束,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李鸿章深感国家民族危机重重,因而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他忧虑国事的心情。
rinka_yang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