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登程将至宿松 其一
积雪沙堤似掌平,香泥浅趁马蹄轻。朔风来自阴崖畔,犹带枯林踏叶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雪后的沙滩如手掌般平坦,湿润的香泥紧随着马蹄轻盈地踏过。寒冷的北风从阴暗的山崖边吹来,似乎还带着踩碎枯叶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雪霁登程将至宿松 其一》李鸿章
注释:
1. 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2. 宿松:地名,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北岸。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雪中行走的场景。首句“积雪沙堤似掌平”,通过比喻的手法,将积雪的沙堤比作手掌,形象地展现出雪景的美丽。接下来的两句“香泥浅趁马蹄轻,朔风来自阴崖畔”,描述了诗人在雪地中骑马前行的情景,同时表现了冬日寒风凛冽的特点。最后一句“犹带枯林踏叶声”,则进一步刻画了风声中的声响,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寒冷的北风带来的肃杀之气。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生动的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雪霁登程将至宿松 其一》是清朝政治家、外交家李鸿章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冬日赴俄国访问时创作的一首古诗。这一年,李鸿章正身处外交舞台的中央,担任着清政府的北洋大臣,期间他参加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他在冬天踏上前往俄罗斯的旅程,留下了这首描绘雪地景象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