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侍姬冬梅八首 其六
团扇秋风肯弃捐,别离终恐误婵娟。料知化石心如昨,不抱琵琶过别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手中的团扇伴随着秋风轻轻摇曳,似乎在告诉我它不愿意被丢弃。而面对离别,我担心它会耽误美好的时光。我想,即使我的心如同化石那样坚定,我也不能抱着琵琶走过别的船只去追求新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团扇:古代的一种圆形扇子。
2. 秋风:此处的秋风指的是作者在秋天时失去了冬梅。
3. 肯:愿意。
4. 弃捐:抛弃,丢弃。
5. 别离:离别。
6. 终恐:终究害怕。
7. 误婵娟:错过美好时光。
8. 料知:猜测,预料。
9. 化石心:形容坚定的信念。
10. 不抱琵琶过别船:不再为他人弹奏琵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追悼侍姬冬梅八首 其六》,出自晚清名臣李鸿章之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已故侍姬冬梅的深切悼念之情。以“团扇秋风”起笔,寓意美好时光的逝去;而“别离终恐误婵娟”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离别之痛苦的深深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料知化石心如昨,不抱琵琶过别船”,则是诗人对自己内心的独白:虽然佳人已经离世,但他依然坚信她的心意如同往日,而她也不会在别处寻求知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追悼侍姬冬梅八首 其六》是清代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李鸿章所作。此诗创作于清朝末年,具体时间难以确定,但大致在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此时正值中国近代史上的沧桑巨变时期,列强侵略,内忧外患,局势十分紧张。
作为这一时期的杰出人物,李鸿章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他曾任北洋通商大臣,主持洋务运动,试图挽救国家的颓势。然而,他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因妥协求和的政策受到不少指责,被视为卖国贼。在个人生活中,他曾有过一位名叫冬梅的侍姬,二人感情甚好。
在此背景下,李鸿章为怀念逝去的侍姬冬梅,写下了这组感人至深的诗篇。通过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与冬梅相处的美好回忆,同时也揭示了身处乱世文人墨客的内心挣扎与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