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夜苦雨
一月天何醉,四山云若痴。
潮添积雨后,春到寒江迟。
梦觉客衾薄,灯昏邻笛悲。
流年孤艇送,不觉鬓丝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月天何醉,四山云若痴:一月的天空如同沉醉一般,四周的山峦云朵犹如痴人。
潮添积雨后,春到寒江迟:雨水积聚成潮水,春天迟迟来到寒冷的江河。
梦觉客衾薄,灯昏邻笛悲:醒来发现旅人的被子单薄,灯火昏暗,邻居的笛声让人悲伤。
流年孤艇送,不觉鬓丝丝:岁月匆匆流逝,独自乘坐小艇前行,不知不觉间双鬓已生白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舟夜苦雨:标题表示这首诗是在夜晚的雨中,坐船经过。
2. 一月天何醉:描述天气仿佛像醉酒一样变化无常。
3. 四山云若痴:形容四周的山和云好像在痴情地凝望。
4. 潮添积雨后:描述潮水因长期下雨而增多。
5. 春到寒江迟:表示春天到来的时间比预期晚。
6. 梦觉客衾薄:描述梦境中感受到床被单薄,表示对家乡思念之情。
7. 灯昏邻笛悲:形容灯火昏暗,邻居家传来哀伤的笛声。
8. 流年孤艇送:描述时光如同孤舟一般独自流逝。
9. 不觉鬓丝丝:指不知不觉间头发已经变白,表示诗人年龄增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客居他乡时遇雨的心境,表达了身世沧桑、岁月催人的感慨。首联“一月天何醉,四山云若痴”通过描绘天空和山间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风雨交加的动态之美。颔联“潮添积雨后,春到寒江迟”则通过对潮水和春天的描述,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颈联“梦觉客衾薄,灯昏邻笛悲”则表现了诗人在孤独中的无奈与悲伤,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尾联“流年孤艇送,不觉鬓丝丝”则传达出岁月蹉跎、青春不再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生阅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舟夜苦雨》是清代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李鸿章在任职两江总督期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舟行途中遭遇的风雨交加的场景,反映了他在那个时期复杂的政治和外交环境下所面临的困苦和挣扎。
在十九世纪末的中国,内外局势动荡不安。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清政府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此时担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一方面要面对来自列强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要处理国内的战乱和民众疾苦。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舟夜苦雨》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无奈和忧虑。
"隔江风雨起苍黄",形象地描绘了当时中国国内外的严峻形势;"船只明朝泊姑苏"则暗示了作者对于未来的期许和责任。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富有爱国情怀和强烈责任感的政治家,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坚守信念,努力寻求国家的出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