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子元同归曲江有感
年少登科今白头,不才多病分归休。
深恩未报云天施,弱质易惊蒲柳秋。
进退无机常蹭蹬,穷通知命自夷犹。
相逢莫问市朝事,绿水青山是胜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青春年华时已是满头白发,我才能平平却疾病缠身。
深厚的恩情尚未报答,而天地却已给予太多。
身体虚弱容易惊慌失措,如同秋天的蒲柳一般脆弱。
起起落落起伏伏的人生,常常处于困境之中。
看清了命运的真相后,仍然坚持前行。
相见之时不要谈论世事,美丽的山水才是最美好的旅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少年登科:古代科举考试及第,现形容年轻就有所成就。
2. 白发:指头发变白,形容年老。
3. 不才:谦辞,表示自己才能低下。
4. 病:疾病,身体不适。
5. 分:分别。
6. 归休:退休,辞去职务或工作。
7. 深恩:深厚的恩情。
8. 云天:天空,高远的意思。
9. 施:施行。
10. 弱质:柔弱的身体。
11. 易惊:容易受惊。
12. 蒲柳:蒲柳是水边的植物,秋天变黄,因此常被用来比喻体弱和老年人的脆弱。
13. 无机:没有办法。
14. 蹭蹬:形容徘徊不前,失意不得志。
15. 穷通:形容人生境遇困厄和显达。
16. 知命:认识到自己的命运。
17. 夷犹:犹豫不决。
18. 市朝:城市的集市,这里代指世俗官场。
19. 胜游:快意游览,美好的游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年迈时对自己年轻时的回忆与感慨。首联“年少登科今白头,不才多病分归休”回顾了诗人早年及第,如今却白发苍苍,病弱不堪,感慨万分。颔联“深恩未报云天施,弱质易惊蒲柳秋”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在人生的秋天,依然未能报答天地的恩情,也反映了其敏感而脆弱的心态。颈联“进退无机常蹭蹬,穷通知命自夷犹”表达出诗人无法适应世间的复杂变化,深感无力应对人生进退的难题,只能通过阅读了解天命以获得内心的宁静。尾联“相逢莫问市朝事,绿水青山是胜游”则表示在与友人重逢时,不再关心世间纷扰,只愿享受青山绿水的美好。整首诗歌既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时光的怀念,又流露出岁月沧桑的无奈,以及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王子元同归曲江有感》是北宋诗人余靖所创作的一首描绘人生感慨的诗歌。这首古诗创作于公元994年,正值宋真宗时期,当时的宋朝国力逐渐衰弱,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余靖作为宋代的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一生经历了诸多世事沧桑。他在青年时期便表现出非凡的才学,被朝廷选拔为进士,进入官场。然而,他的一生也饱受坎坷,曾多次因为直言敢谏而被贬谪。在创作这首古诗时,他已经远离朝堂,寓居在曲江地区。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余靖通过与王子元一同游览曲江时,产生了对于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这首古诗通过描绘曲江的美景,表达出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思考,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宋朝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