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衡岳
万山环拱祝融尊,紫盖前趋若骏奔。
火德中天扶日月,炎方一柱镇乾坤。
久无执贽来侯牧,空有穹碑立庙门。
北望中原青一发,凄其四岳正尘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群山环绕着主峰祝融,紫色的华盖向前延伸如骏马飞奔。
火红的太阳照耀在天空,像是一根顶天立地的柱子,支持着乾坤。
很久没有人带着礼物去祭拜,只有高大的石碑竖立在庙门前。
遥望北方的中原地带,青山与天际相接,而四周的山岳却显得阴暗污浊。
去完善
释义
《题衡岳》姚镛
注释:
1. 衡岳:即南岳衡山,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南。
2. 祝融:祝融峰是衡山的最高峰,也是南岳的主峰,以火神祝融的名字命名。
3. 紫盖:指紫盖峰,位于南岳衡山东南部,与祝融峰相呼应。
4. 火德:古代五行观念中火属性的象征,这里指祝融峰的火神形象。
5. 中天:天空中央,这里形容祝融峰的雄伟景象。
6. 炎方:南方炎热的地区,这里指南岳衡山所在的湖南省。
7. 一柱:形容衡山岿然独立的气势。
8. 北望中原青一发:描述从南岳向北望去,中原大地犹如远方的一片青色。
9. 四岳:中国古代四大名山,分别为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
10. 凄其:悲伤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题目为《题衡岳》,是南宋诗人姚镛所作。诗歌描绘了衡岳的雄伟壮观,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山河的热爱之情。
首联“万山环拱祝融尊,紫盖前趋若骏奔”描绘了衡岳周围群山环绕的景象,以祝融峰为中心,犹如骏马奔腾。这里的“紫盖”指的是衡山南面的紫盖峰。
颔联“火德中天扶日月,炎方一柱镇乾坤”进一步描绘了衡岳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火德比喻衡岳,认为它如同天地之间的支柱,支撑着乾坤。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衡岳的敬仰之情。
颈联“久无执贽来侯牧,空有穹碑立庙门”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自古以来,诸侯朝拜帝王,但现在却无人前来朝拜。虽然庙宇中有石碑,但却无法抵挡世道的沧桑。
尾联“北望中原青一发,凄其四岳正尘昏”描述了诗人站在衡岳之上,遥望北方中原大地,只见一片青绿。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却是四岳地区的昏暗。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衡岳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国家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衡岳》是南宋诗人姚镛的一首描绘衡山景色的古诗。此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正处于宋金对峙时期。此时,国家战乱频仍,民生疾苦,但文人士大夫们仍然怀着一腔忧国忧民的情怀,他们寄情山水,寓情于诗,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姚镛,字希声,号雪蓬,为南宋晚期著名文人,曾任职临安府学教授。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但却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关心国家大事。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姚镛来到风景秀丽的衡山,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题衡岳》。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衡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姚镛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以及他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不拔和乐观豁达。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