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
长与韶光暗有期,可怜蜂蝶却先知。谁家促席临低树,
何处横钗戴小枝。丽日多情疑曲照,和风得路合偏吹。
向人虽道浑无语,笑劝王孙到醉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期默默地期待着春光的到来,没想到蜜蜂蝴蝶却最先知道。有哪家欢聚一堂坐在树下呢?又是谁在树上斜插着金钗呢?阳光明媚好像特意来照亮这个地方,春风拂面似乎要特地吹拂那金钗上的小花。虽然没有说话,但用笑容鼓励人们尽情欢乐,一直欢宴到酒醉的时候。

去完善
释义
1. 韶光:美好的时光,这里指春天。
2. 可怜:令人怜悯。
3. 促席:指聚在一起聚会。
4. 横钗:比喻花朵盛开,像戴了头饰一样。
5. 丽日:阳光灿烂的日子。
6. 曲照:斜阳。
7. 王孙:贵族子弟。

去完善
赏析
《对花》是唐代诗人秦韬玉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诗中以蜜蜂和蝴蝶作为春天的使者,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长与韶光暗有期,可怜蜂蝶却先知”一句,点出了春天即将到来,而蜜蜂和蝴蝶早已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述家庭的欢宴和女子的佩戴,展现出春天的热闹氛围。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游人的热情邀请。整首诗充满了春天的气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对花》是唐代诗人秦韬玉的一首描绘春天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末年,时值公元9世纪末到10世纪初。
在那个时候,秦韬玉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时期。他曾屡次科举不第,最终凭借自身的才华和皇帝的个人喜好才得以官至御史大夫。因此,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
此外,这个时期的唐朝已经进入了晚唐阶段,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民生疾苦加剧。然而,春天作为万物复苏的季节,给人带来希望和憧憬。所以,秦韬玉通过《对花》这首诗歌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