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金谷园

标题包含
金谷园
积金累作山,山高小于址。 栽花比绿珠,花落还相似。 徒有敌国富,不能买东市。 徒有绝世容,不能楼上死。 秪此上高楼,何如在平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积累财富如山,山峰却仍然不及地基。 种植的花儿如同翠绿的珠宝,花落了仍美丽如故。 纵使拥有敌国的财富,却不能在东部市场购买一切。 虽有倾国倾城之貌,却无法在楼上一跃而死。 登上高楼又如何,还不如站在平地上逍遥自在。
去完善
释义
1. 金谷园:西晋石崇的别墅,在洛阳西北。这里指代富豪人家。 2. 积金累作山,山高小于址:积财如山,但仍然比不过过去的金谷园。寓意即使现在富有,也比不上过去的繁华。 3. 绿珠:石崇的爱妾,因美貌而闻名。这里用她来比喻花朵之美。 4. 敌国富:财富可与敌对国家相匹敌。 5. 东市:东边的市集。这里可能暗示无法在东市购买到珍贵的东西,比喻财富的局限性。 6. 绝世容:无与伦比的容貌。 7. 楼上死:这里指绿珠为保清白,坠楼而死。 8. 秪此上高楼,何如在平地:登上高楼,与在平地上相比并无不同。这句话反映了诗人的超脱心态,觉得财富和地位并不值得过分追求。
去完善
赏析
《金谷园》是唐代诗人苏拯创作的一首描绘古代豪门的诗作。全诗通过对金谷园的描绘,揭示了豪门的空虚与虚伪。 首联“积金累作山,山高小于址”,描述了金谷园的富贵景象。金谷园的主人积聚的财富如山,然而这些财富却不足以抵挡时间的侵蚀,其高大的楼阁最终沦为废墟。这两句揭示了财富的短暂和虚幻。 颔联“栽花比绿珠,花落还相似”,通过比喻,表达了红颜易老的感慨。金谷园的主人将花朵比作绿珠(晋代美女),希望花朵能够永葆美丽,然而花朵最终还是会凋谢,如同绿珠的美丽也会消逝。这两句强调了美的短暂和不恒。 颈联“徒有敌国富,不能买东市”,揭示出金谷园主人的富有无法换来真正的幸福。他们虽然拥有敌国的财富,却无法买到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这两句表现了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巨大鸿沟。 尾联“秪此上高楼,何如在平地”,表达出作者对于金谷园主人的嘲讽。金谷园的主人在高楼上享受着荣华富贵,却不知在平地上生活的百姓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的宁静和快乐。这两句突显了豪门生活的空虚和无意义。 整首诗通过描绘金谷园的景象,揭示了豪门的空虚、虚伪以及财富和美貌的短暂。同时,作者通过对平民百姓的赞美,表达了对朴实生活的向往和对豪门生活的批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谷园》是唐代诗人苏拯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755年左右的安史之乱时期。此时唐朝国力逐渐衰弱,外部边疆战事频繁,内部矛盾加剧。在这首诗中,苏拯描绘了昔日繁华的金谷园,如今已是荒凉废墟的景象,以此表达了对战乱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诗歌创作的这段时间里,苏拯的人生经历了不少波折。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在此过程中,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这些都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外,他与杜甫、高适等诗人交好,共同关注国家命运,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使命感。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苏拯通过《金谷园》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忧虑。他将昔日繁荣的金谷园与现实中的荒凉景象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世无常的感慨。这种感慨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担忧,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