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浣溪沙

标题包含
浣溪沙
西塞山边白鹭飞。 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查看更多
Delete隐身_8130
去完善

译文
在西塞山旁边,一群白鹭正在展翅飞翔;而在散花洲的外面,几艘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轻轻摇曳。春天的桃花在流水里漂浮,而肥美的鳜鱼在水中游弋。身边是宽大的青箬笠,身上披着绿色的蓑衣,这样的装扮让我和自然融为一体。尽管此刻微风轻拂、细雨绵绵,但我并不想急着回去。
Delete隐身_8130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浣溪沙:词牌名。 2. 西塞山: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东苕溪之上。 3. 白鹭:一种水鸟,白色,以鱼虾等为食。 4. 散花洲:古地名,位于浙江湖州东南方向的一片湖泊地带。 5. 片帆:指航行中的船只。 6. 鳜鱼:一种淡水鱼,肉质鲜美,自古被视为上等佳肴。 7. 青箬笠:用竹叶编成的帽子,多用于捕鱼或遮阳。 8. 绿蓑衣:用竹叶编成的披肩,也用于捕鱼或遮阳。 9. 斜风细雨:形容微风拂面,细雨如丝的天气。
Delete隐身_8130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浣溪沙》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的景致:西塞山边白鹭飞舞,散花洲外舟影摇曳,桃花夹岸,溪水潺潺,肥美的鳜鱼游弋其中。诗人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与大自然为伴,任凭斜风细雨吹打,也不忍离开这片美景。整首词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之中。
Delete隐身_8130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82年,即北宋元丰五年。在这段时间里,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的人生经历了一段低谷期。然而,在黄州期间,苏轼并未消沉,反而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并开始转向佛、老哲学寻求慰藉。 此时的时代背景是北宋王朝内部党派之争日益激烈,政治氛围压抑。苏轼在黄州期间,深刻体会到人生的无常与艰难,但他仍然坚信人生的美好在于内心的豁达和乐观。这首《浣溪沙》正是他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依然保持的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Delete隐身_8130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