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月华清 和邓嶰筠尚书沙角眺月原韵

标题包含
月华清 和邓嶰筠尚书沙角眺月原韵
穴底龙眠,沙头鸥静,镜奁开出云际。万里晴同,独喜素娥来此。认前身,金粟飘香;拼今夕,羽衣扶醉。无事。更凭栏想望,谁家秋思?忆逐承明队里,正烛撤玉堂,月明珠市。鞅掌星驰,争比软尘风细?问烟楼,撞破何时;怪灯影,照他无睡。宵霁。念高寒玉宇,在长安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林则徐(1785年-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号石麟,谥文忠。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和军事家。 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家境并不富裕。自幼勤奋好...查看更多
nicole_8888
去完善

译文
龙在洞穴中安眠,海鸥在沙滩上安静地待着,镜子般的湖面如云彩般出现在天际。万里晴空之中,只有月亮孤独地挂在那里。我闻到了稻谷的香气,感受到了今晚的美酒佳肴。既然没有事情可做,那么就靠着栏杆遥望远方,不知道哪家正在寄托着他们的秋思呢? 回想起当年在皇帝身边的日子,正是蜡烛熄灭了,月亮洒满了整个城市的时候。那个时候大家都很忙,可是却没有现在的忙碌感觉更有意义。烟楼的毁灭会在什么时候呢?奇怪的是,那灯火明明那么亮,却照亮不了人们的心。 晴朗的夜晚,心里默默念道: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啊,你们是否也在关注着这个世界。
nicole_8888
去完善
释义
1. 穴底龙眠:指龙潜入海底休息。 2. 沙头鸥静:形容海边沙滩上的宁静气氛。 3. 镜奁: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子匣子。 4. 金粟:桂花树的别称。 5. 承明:皇帝身边的近臣。 6. 烛撤玉堂:玉堂,汉代宫殿名,这里代指朝廷。 7. 鞅掌星驰:形容忙碌而又紧张的状态。 8. 软尘风细:形容繁华都市的环境。 9. 烟楼:高楼。 10. 高寒玉宇:指天界。 11. 长安里:古代长安,今西安,是中国的首都之一。
nicole_8888
去完善
赏析
《月华清·和邓嶰筠尚书沙角眺月原韵》是一首描绘月夜景象的词作。上片以“穴底龙眠,沙头鸥静”开头,写出静谧的夜晚,海上的静谧与天上月亮的明亮相互辉映,营造出一个宁静美好的境界。接着用“万里晴同,独喜素娥来此”表达了作者独自欣赏美景的喜悦。下片以回忆的方式,讲述了昔日共同赏月的美妙场景,以及此时此刻众人相聚的喜悦。尾联则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愿月夜的美好永存心间。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林则徐独特的人文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nicole_8888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月华清 和邓嶰筠尚书沙角眺月原韵》是清朝名臣林则徐创作的一首词。该词创作于19世纪40年代的清朝末年,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鸦片战争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英国的走私鸦片泛滥成灾,严重危害到了民众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清朝政府决定禁烟,并派遣钦差大臣林则徐前往广州负责处理此事。 然而,英国为了维护其经济利益,强行发动了鸦片战争,企图迫使清朝政府放弃禁烟政策。在这场战争中,林则徐亲身经历了国家的屈辱和民众的苦难,深感责任重大。他虽然最终因战败而被撤职,但他的勇气和决心却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敬仰和支持。 在人生低谷的时期,林则徐写下了这首词,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尊严的坚守。词中的“银汉无声”、“太液波澄”等词语,既描绘了沙角战场的景象,也寓含着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痛恨。这首词不仅反映了林则徐个人的情感世界,更深刻地揭示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矛盾和历史变迁。
nicole_8888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