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阴谒岳忠武祠
不为君王忌两宫,权臣敢挠将臣功。黄龙未饮心徒赤,白马难遮血已红。尺土临安高枕计,大军河朔撼山空。灵旗故土归来后,祠庙犹严草木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畏惧君王与两宫的猜忌,勇敢的权力人物也干扰不了将军们的建功之心。虽然未能在战场上痛击敌军(黄龙未饮),但心中却燃烧着战斗的热情(心徒赤);即使困难重重(白马难遮),也要坚持到底直至胜利(血已红)。期望以临安为后方基地,在大军横扫河朔地区时,如震撼山林的风一样充满力量。待得胜回朝之后,家乡的土地将更加令人敬仰,如同神灵的旗帜在风中飘扬,祠堂庙宇也将受到庄严的祭拜。

去完善
释义
1. 汤阴:河南省安阳市的一个县,这里是岳飞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因此有岳忠武祠。
2. 谒:拜见、瞻仰。
3. 岳忠武祠:祭拜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祠堂。岳飞谥号为“武穆”,尊称为“岳武穆”,人们为表达敬意,尊称岳飞为“岳忠武”。
4. 两宫:皇帝居住的宫殿,这里指代朝廷。
5. 权臣:手握重权的官员,这里指秦桧等奸臣。
6. 黄龙:指代中国北部地区,是金国的首都,这里是形容收复失地的理想状态。
7. 白马:古代的士兵常用白马作为标志,这里描述的是战况激烈。
8. 尺土临安:临安是南宋的都城,距离被金国占领的北方国土仅咫尺之遥。
9. 大军河朔:河朔是北方的地理区域,这里是指北宋被金国击败,岳飞带兵在河朔抗击金兵,试图恢复故土。
10. 灵旗:古代军队出征时所树立的军旗,这里指代岳飞的军队。
11. 祠庙犹严草木风:意思是在岳忠武祠内,依然能感受到当年英雄们的凛然之气,如同风吹草木一样使人肃然起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岳飞纪念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和缅怀之情。首联中的“不为君王忌两宫,权臣敢挠将臣功”,表现出岳飞一心为国,不畏权臣诽谤的品质。颔联中,“黄龙未饮心徒赤,白马难遮血已红”表达出岳飞壮志未酬、悲壮豪情的心情。颈联中,“尺土临安高枕计,大军河朔撼山空”则描绘出岳飞英勇善战的形象。尾联以“灵旗故土归来后,祠庙犹严草木风”收尾,体现出诗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汤阴谒岳忠武祠》是清代爱国将领林则徐在公元1840年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段时间正值鸦片战争爆发之际,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陷入了空前的危机。
林则徐作为清朝的一位封疆大吏,一生力主禁烟抗敌,主张改革开放,倡导实业救国。在此背景下,他写下这首诗,既是对民族英雄岳飞表达敬仰之情,同时也是通过祭拜这位抗击金国、誓死捍卫国家尊严的民族英烈,来激发自己以及民众抵抗外侮的决心和勇气。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