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已酉年九月自滇归闽同人赠言惜别途中

标题包含
已酉年九月自滇归闽同人赠言惜别途中
黄金时节别且兰,为感与情忍涕难。 程缓不劳催马足,装轻未肯累猪肝。 膏盲或起生犹幸,宠辱皆忘卧亦安。 独有恫梓仍在抱,忧时长结寸心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林则徐(1785年-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号石麟,谥文忠。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和军事家。 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家境并不富裕。自幼勤奋好...查看更多
Buttercannotfly
去完善

译文
在美好的时光里,告别了且兰这个地方,我心中充满了感慨,眼泪不禁涌上眼眶。 行程并不匆忙,所以无需催赶马儿快跑;行李轻便,不必让猪肝这样的东西增加负担。 疾病或许还有转机,生命尚存希望,宠辱不惊,安详地躺在床榻之上。 只有那牵挂故乡的心情依旧,长时间的忧虑凝结成了内心的朱砂痣。
Buttercannotfly
去完善
释义
1. 已酉年:农历干支纪年的一种表示方法,相当于公元1849年。 2. 滇:云南省的简称。 3. 闽:福建省的简称。 4. 黄金时节:指丰收季节或者美好的时光。 5. 别且兰:此处可能是指“别作打算”的意思。 6. 为感与情:为情感所动。 7. 程缓:行程缓慢。 8. 膏肓:中医学上指人体的要害部位。 9. 恫梓:担忧家乡的事务。 10. 寸心丹:形容心怀忠诚赤诚。
Buttercannotfly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名臣林则徐的作品,表达了他在告别亲友、离开云南回福建的路上,因不忍离别之情而难掩泪水的场景。诗中通过描述路途的轻松和心情的平静,表现了他淡看宠辱的心境。然而,诗的最后一句“忧时长结寸心丹”揭示出诗人内心无法释怀的忧虑——担忧国家的命运,始终挂念着百姓的疾苦。这一句展示出诗人崇高的人格魅力,显示出他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Buttercannotfly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己酉年九月自滇归闽同人赠言惜别途中》是清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林则徐在公元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创作的一首离别诗。这一年,林则徐被任命为云贵总督,但受朝臣排挤,被降为四品官,调任赴粤办理通商事宜。这次变动使得林则徐体会到了宦海浮沉的滋味,他的心境从原本的豪情壮志变得忧虑重重。 当时正值清朝末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外国势力的侵略,国内的动荡不安,使林则徐深刻地意识到必须寻求改革,以挽救民族危机。因此,在他离滇返闽的途中,虽然前路未卜,但仍怀着一腔热血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期待能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作出贡献。
Buttercannotfly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