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怀四首 其一

标题包含
秋怀四首 其一
一卷离骚对短檠,凉生昨夜旅魂惊。隔窗梧竹萧萧响,知是风声是雨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林则徐(1785年-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号石麟,谥文忠。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和军事家。 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家境并不富裕。自幼勤奋好...查看更多
Roman樂
去完善

译文
这一句古诗翻译成优雅的白话文是:在灯下读着《离骚》这首诗,昨夜的冷风让旅行中的灵魂感到惊慌。隔着窗户听到外面的梧桐和竹子被风吹得沙沙作响,不知道是风声还是雨声?
Roman樂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离骚:即屈原的《离骚》,表达其忧国忧民的心情及楚国贵族昏庸误国的感慨。这里用“离骚”代指作者的忧虑之情。 2. 短檠:古代读书照明用的油灯。这里是形容读书的环境。 3. 旅魂惊:魂,古人认为人由灵魂与肉体两部分组成,灵魂在人死后离开肉体而存在。旅魂,此处比喻客居在外的心境。惊,因某事物出现或发生而受到惊吓。旅魂惊,即被旅居在外的环境所惊吓。 4. 梧竹:梧桐树和竹子,梧,指梧桐树;竹,竹子。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质。 5. 萧萧:象声词,形容风声、落叶声等。
Roman樂
去完善
赏析
《秋怀四首 其一》林则徐描绘了诗人独居一室,伴着孤灯阅读《离骚》的情景。夜半时分,寒意袭来,窗外梧桐和竹子被风吹动的声音让人难以入眠。在纷扰的风声中,他分辨不出究竟是风还是雨的响动。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思和对时局的忧虑。
Roman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怀四首·其一》是清朝著名政治家、诗人林则徐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创作于鸦片战争后的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时值秋季。此时的林则徐因在广东虎门销烟和抗英斗争中的英勇表现,受到了道光皇帝的嘉奖。然而,也因在战争中损失惨重,以及投降派的陷害,他被调任陕甘总督,远离了政治中心。 在离开广州前往西安的途中,林则徐见到了秋风萧瑟、衰草连天的景色,触景生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壮志难酬的感慨。
Roman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