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标题包含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他出生于河东(今山西永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华横溢。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柳宗元中...查看更多
AltarAndrew
去完善

译文
秋天尾声时,清晨在布满露水的幽静山谷中漫步。 溪桥上覆盖着黄叶,只有古老的树木陪伴这荒凉的村落。 寒花显得有些孤寂,清澈的泉水潺潺不断。 我的心早已忘却纷扰,为何还要让麋鹿受惊?
AltarAndrew
去完善
释义
1. 杪(miǎo):树枝的细梢。 2. 霜露:秋天的露水。 3. 幽谷:深谷,幽静的山谷。 4. 黄叶:枯黄的树叶。 5. 覆:覆盖。 6. 溪桥:小溪上的桥梁。 7. 唯:只有,仅有。 8. 古木:古老的树木。 9. 寒花:寒冷天气开放的花朵。 10. 疏寂历:稀疏、寂静。 11. 幽泉:幽深的泉水。 12. 微断续:时断时续。 13. 机心:用心机,指运用智谋。 14. 已忘:已经忘记。 15. 何事:为什么。 16. 麋鹿:麋和鹿,两种动物,这里指代动物。
AltarAndrew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清晨在南方山谷中行走的所见所感,通过对霜露、黄叶、溪流、荒村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恬淡与宁静。 首联“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深秋时节,霜寒露重,诗人一早便开始在幽静的山谷间行走。这为全诗奠定了宁静、清幽的基调。 颔联“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通过对黄叶、荒村的描绘,展现出一幅秋天萧瑟的景象。落叶覆盖了溪桥,荒凉的村落只剩下古老的树木,这些景象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颈联“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通过描绘寒冷的野花和时断时续的幽泉,进一步表现出秋天的寒冷与寂静。这些景物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尾联“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表明诗人已经放下了世俗的纷扰,心境变得平和宁静。然而,为何还能让麋鹿感到惊慌呢?也许是因为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淡泊,使得他与自然和谐共处,也让动物感受到了他的存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在诗人看来,虽然生活充满困苦与挫折,但只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就能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内心的安宁。
AltarAndrew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是唐代著名文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创作于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时年柳宗元二十三岁。这一年,他刚刚进士及第,人生道路看起来一片光明。然而,诗中的沉重和忧郁却反映出这个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诸多痛苦和挑战。 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势渐衰,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尽管柳宗元才华横溢,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这使他深感忧虑。此外,他与母亲的感情深厚,母亲的离世对他产生了很大的打击,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因此,这首《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既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他对人生困境的深沉反思。
AltarAndrew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