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盛叔章画

标题包含
题盛叔章画
记得天台雁宕归,满山松露湿人衣。十年眼底无林壑,今日画图看翠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想起当年在天台和雁荡山游玩的日子,山间的松树遮挡不住露水,打湿了我们的衣物。那时双眼看不到森林和草原的美景,今日我在画中欣赏翠绿的山景。
去完善
释义
1. 天台:位于浙江天台县,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其中天台山是浙东的名山。 2. 雁宕:今称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东北,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 3. 松露:指松树下的菌类植物,是一种珍贵的食材。这里用来形容山中雾气弥漫,仿佛满地都是松露。 4. 林壑:指的是树林和山谷,这里用来描绘自然景观。 5. 翠微:指青翠的山色,也指山水美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郑洪写给朋友盛叔章的一幅画的题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首联回忆了作者与友人一起游历天台、雁荡山的情景,那时满山松树上的露水滴湿了他们的衣裳,这看似平淡的叙述却流露出浓厚的诗意和自然的魅力。颔联则写出世事变迁、时光飞逝,十年来作者眼中已无山林河流的美景,然而今天在友人的画作中又再次领略到了这迷人的青绿山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盛叔章画》是唐代诗人郑洪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朝贞观年间(626-649年),这是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唐太宗李世民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国家得以振兴。 郑洪作为这个时期的文人,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人生经历也颇为丰富。他曾担任朝廷官员,后因故被贬,之后又得到皇帝的赏识,重回官场。这种人生起伏的经历,使他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这首诗中,郑洪通过对盛叔章画作的赞美,表达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画作的精美绝伦。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郑洪在那个时代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总之,这首诗是在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代背景下,由一位经历过人生起伏的文人在欣赏一幅精美的画作时所创作出来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