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许处士
高情自与俗人疏,独向蓝溪选僻居。
会到白云长取醉,不能窗下读闲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高尚的情操自然而然地与世俗之人疏远,独自选择蓝田这个偏远的地方居住。闲暇之时,常常会到山顶和白云共饮,却无闲暇在窗下阅读闲书。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许处士:指一位姓许的隐士。
2. 高情:高尚的情操,此处指许处士对世俗的不屑。
3. 俗人:普通的人,此处指那些追求名利的人。
4. 蓝溪:水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这里比喻幽静的地方。
5. 僻居:隐居在偏僻的地方。
6. 会:会见。
7. 白云:指山中隐士。
8. 窗下:指在家中。
9. 闲书:非功利的书籍,这里泛指各类古籍诗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好友许处士超尘脱俗、亲近自然的形象。首句“高情自与俗人疏”揭示了这位友人高尚的情操和与世隔绝的态度。次句“独向蓝溪选僻居”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山水之间寻找清静的意趣。接下来两句“会到白云长取醉,不能窗下读闲书”刻画了这位友人纵情山水的情景,既表现了其超然物外的境界,又透露出几分生活的惬意与满足。整首诗以简练的诗句传达出作者对其友人的由衷赞美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许处士》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致可以追溯到唐宪宗元和时期(公元806年-820年),此时的张籍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
在张籍的青年时代,他勤奋好学,积极参加科举考试,但却屡试不第。直到三十多岁,才考取进士,进入官场。然而,他的官运并不亨通,长期在地方任职,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这使得他对仕途产生了失望的情绪,逐渐萌发了归隐田园的想法。
在这个时期的唐朝,由于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政治环境非常复杂。许多文人志士为了避祸,纷纷选择远离官场,隐居于山林田野。这种风气对张籍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他更加坚定了归隐的决心。
在《送许处士》一诗中,张籍通过描绘友人的离去,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忧虑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以“勿谓时平无事也”为警示,提醒世人关注国家政局,关心百姓疾苦,体现了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形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