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绿杨枝上五丝绳,枝弱春多欲不胜。
唯有一年寒食日,女郎相唤摆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绿杨枝条上挂着五色丝线,柔弱的花枝在春天里承受不住太多重量。只有在寒食节这一天,姑娘们相互呼唤着在台阶前摆放祭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绿杨枝上五丝绳:形容杨柳枝条上缠绕着五色丝线,这里借指春天的景象。
2. 枝弱春多欲不胜:描述春天柳树嫩绿的枝条看似弱不禁风,承受不住春天的繁茂。
3. 唯有一年寒食日:只在这一个寒食节的日子里。
4. 女郎相唤摆阶:年轻女子们相互呼唤,一起在台阶上摆出各种造型,尽情嬉戏。

去完善
赏析
《寒食》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描绘清明节景象的诗。诗中通过“绿杨枝上五丝绳”和“枝弱春多欲不胜”的描绘,生动展现了清明时节杨柳依依、春意盎然的景象。同时,“唯有一年寒食日,女郎相唤摆阶”两句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们在这一天相聚踏青的热闹场景。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寒食》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节的景象,展现了当时的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张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民间风俗的尊重。
创作背景方面,《寒食》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年-805年)。这一时期,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恢复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逐渐繁荣。然而,社会上依然存在各种矛盾和冲突,如贫富差距、科举制度等。
在这个时间段内,张籍本人也经历了很多人生波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直到40多岁才进士及第,官至国子司业。因此,他的诗歌作品中常流露出对人生际遇的思考和对民间疾苦的关切。
此外,这个时代的一些时代背景也为张籍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当时的士人阶层重视文学修养,追求高雅的情趣;而民间则流行各种节日庆典,如寒食节、端午节等,这些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生活需求和审美观念。
总之,在《寒食》这首诗中,张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民间风情的世界。

去完善